余蔣錦霞(右四)與家人在佛光山傳燈樓合影,丹佛講堂監寺覺聖法師(右五)及東京佛光山寺覺智法師(右六)一同入鏡。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余蔣錦霞是佛光山丹佛講堂監寺覺聖法師及東京佛光山寺覺智法師的母親,一家三代都是佛光人,護持道場不遺餘力。
長女余淑棻是普賢童軍團團長及監獄佈教師;么女余玻莉在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擔任義工,亦是普賢童軍團的稚齡團團長;長子余哲良在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幫忙處理電腦問題;兒媳林靜如在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擔任義工;孫子及外孫共四名皆為佛光童軍和幼童軍,是名副其實的「佛光家庭」。
余蔣錦霞的同修是虔誠佛教徒,早年家住岡山,帶著全家護持「岡山念佛會」(即今岡山講堂),後舉家搬遷到高雄市,又領著全家在壽山寺、普賢寺共修。余淑棻回憶這段往事說:「當時年幼,不懂共修的意義,只覺得師父講故事很精彩,為了想多聽一些,報名參加都市佛學院課程,每堂課都法喜充滿。」聽說佛光山辦第一屆短期出家,和兩位妹妹一同報名,九天戒期圓滿,兩位妹妹發大心願,將俗事打理告一階段,成為荷擔如來家業的覺聖法師及覺智法師。
余家的大家長余蔣錦霞生性樸實,生活十分刻苦勤儉,常在市場收市時,才去撿便宜的「貨底」,省下菜錢用來布施。在生活裡十分惜福,連一滴水都捨不得浪費。為護持道場,每周兩天到南屏回收中心當義工,做得歡喜自在。她認為學佛是很自然的事,「孩子還小時,我就帶他們去行堂!」她雖然年逾七十,依然求法若渴,法會期間,一定全勤參與。
余蔣錦霞表示學佛很好,讓家庭平安和諧,天天有說有笑。她治家方式就是「以身作則」,很自然地影響家人成為「有承擔、肯做事,發菩提心,成菩薩道」的「佛光三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