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醫生與畫家兩種身分,在宋永魁身上毫無衝突;他把行醫當志業,繪畫當樂趣,在醫者的世界找到繪畫靈感,在美術天地舒放身心,兩者都是他一生執著的愛。
前長庚醫院副院長、長庚大學婦產科教授宋永魁,是台灣人工生殖醫界名醫。他大學開始學畫,常在工作之餘接觸藝術,利用出國開會的空檔參觀各國美術館,也掌握有限的休閒時光,將見識到的種種情境轉化成圖像。
行醫三十多年,宋永魁對醫術不斷求新、求精,對新知吸收從不停頓,然而在藝術追求方面總是謙卑,自認知得不足、畫得不夠。四年前他加入「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至今作品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三次,面對這樣的殊榮,他謙虛地歸功於前輩的指導切磋。
前年宋永魁卸下醫院行政職,有更多時間學習創作。他學佛也學攝影,繪畫技法更多變化,創作理念從表現主義轉為意念方式(contemporains),把現代人的問題,如溝通不足、居住環境複雜等,用個人意念表達。
宋永魁也把在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行醫三十四年遇到的情境轉為畫作,如雙胞胎、三胞胎和第一口氣等。近年他對佛法的體悟更深,開始嘗試臨摩雲崗石窟佛像,希望藉佛像的莊嚴法相,放光說法啟示眾生。「白袍下的繽紛圖像——宋永魁油畫個展」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在中正紀念堂三樓采玉藝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