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喜劇 余光中巧譯機鋒妙語

郭士榛 |2012.03.13
852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十九世紀英國戲劇鬼才王爾德的喜劇代表作《不可兒戲》,由文學大師余光中、國際知名導演楊世彭合作搬上舞台。

劇本中譯者余光中說:「《不可兒戲》當時在英國演出造成轟動,王爾德成為當時的『王來瘋』。」王爾德花三周構思《不可兒戲》,余光中花六周完成中文譯本。劇本中充滿反諷式的機鋒妙語,但翻譯不能依英文直譯,除了要保留原作語意,還要讓讀者領會其中趣味。

余光中說,中譯劇本中處處機鋒的對話,必須能雅俗共賞,還要讓觀眾入耳即感受到幽默,所以他在中譯上加了許多巧思。他舉例劇中債主上門按門鈴,直譯為「債主上門,按鈴如華格納的音樂般響」,他翻譯為「債主和親戚上門,按鈴驚天動地的響」。

導演楊世彭指出,余光中的譯本能流傳經年,主要是有幽默感,且中、英文俱佳。楊世彭將第五度執導《不可兒戲》,指出這齣戲最大的特色是「台上漂漂亮亮,台下歡歡喜喜」。他說:「這是王爾德最好的劇作,台詞風趣優雅,角色奇特多彩,值得一再咀嚼。」

楊世彭指出,二○○四年演出時,以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風情為主,但服裝太過沉重。這次演出由美國設計師莫禮圖設計服裝與布景,服裝呈現輕柔線條,講究視覺美學,另外搭配精美的禮帽與配件;布景家具則以中國與印度的骨董相襯,原汁原味呈現二十世紀英國貴族收藏異國物品的習慣。

《不可兒戲》特邀八十三歲的國際影壇傳奇盧燕擔綱巴夫人一角,搭配演員楊謹華、楊千霈、黃士偉、段旭明、林慶台和姚坤君等人,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或電洽(○二)三三九三九八八八。

小檔案

《不可兒戲》是十九世紀英國戲劇鬼才王爾德的喜劇代表作之一,一八九五年在倫敦聖詹姆士劇院首演造成轟動,劇中人物滿口狂妄言語,且一意孤行、脫離現實,荒誕的邏輯和道德令人覺得可笑,這是王爾德對當時英國上流社會故作清高的極致嘲諷。

故事背景設定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描寫兩位年輕紳士結為好友,為了逃避現實責任,各自以假名「任真」在名流圈逍遙自在,兩名淑女對他們虛構的身分產生情愫,兩位紳士都為了愛情編織謊言,不料假身分被揭穿。然而,最後男主角的身世揭曉,謊言竟是事實,全劇以喜劇收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