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前預報中心吳德榮去職前,留下一句名言:「台灣社會濫情而理盲」。這句話,在目前的美牛爭議與禽流感風暴中,再度獲得印證。
二○○九年,台灣發生莫拉克風災,由於損失慘重,社會對氣象局的颱風預報準度大肆撻伐,連馬英九總統都說出氣象局該檢討的重話。在龐大的社會壓力下,吳德榮毅然請辭。吳德榮雖然從此離開三十年的公職生涯,但「濫情而理盲」卻成為經典名言,經常被人引用,也一遍又一遍的出現在許多重大議題中。連日來占據媒體版面的美牛和禽流感風暴,就是兩個鮮明的例子。
是否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從扁政府時代就爭執不休,到馬政府,甚至為此犧牲了一個國安會祕書長,代價不可說不大;但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
國內許多民間團體和藍綠立委反對開放美牛進口,要求政府必須制定「零檢出」的管制規定,並要求所有販賣牛肉食品的餐廳、業者都要標示牛肉產地,連旅行業者帶團出國,都要告知旅途餐廳供應的肉品來源。而培林在美國是合法使用的飼料添加物,除非台灣不買美國牛肉,否則一定會檢出;近日從平價牛排連鎖店、到高檔法式餐廳,都被檢出牛排含瘦肉精,業者只得紛紛下架。
至今界沒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培林會危害人體健康,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具名表示,微量的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無害,除非一個人一天吃下五百公斤的牛肉,才可能影響健康。
這是來自專家的專業見解,不是「恐怕」、「可能」、「無法保證」等模稜兩可式的反對評論。
美牛之外的禽流感,目前國內有五個養雞場發現的病毒雖然屬高病原性,但專家都具名表示,導致人傳人感染的機率,微乎其微。但反對團體與部分學者也把其風險誇大;說穿了,又是一個食品安全問題政治化的操弄,無端耗費大量社會資源,讓人民生活在不必要的恐懼中。
近日還有一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美國知名飲料可口可樂也傳出含致癌物的說法。但根據美國FDA及學者的研究,除非日飲一千到六千罐,否則對人體根本沒有影響。
這幾個例子都告訴我們同一個事實:食品安全問題並不是「全有」對抗「全無」的零合遊戲,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是「含量多寡」的確認,及「風險高低」的評估,要通過這兩項科學檢驗,才能判定。即使維他命吞到相當的大量,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重視食品安全是政府的責任,但過度操弄,只是遂行個人目的,獲得政治利益的手段,對維護食品安全沒有幫助。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政府、業者與人民都應該冷靜、理性看待食品安全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