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災明天滿周年,蘭嶼傳出台電核廢料貯藏場發生放射核種外洩,使當地達悟族人籠罩在輻射汙染的驚恐中。台電公司否認有輻射外洩情事,但事關達悟族人生命安全,政府應主動調查,讓民眾安心。
媒體報導,蘭嶼近十萬個核廢料貯存桶有嚴重毀損,台電委外檢整作業,卻發生工人未穿戴防護衣和面罩,施工過程中有輻射粉塵外洩。台電回應,檢整重裝作業去年十一月已完成,爆料者不明工作全貌而有誤解,廢棄物桶的貯存安全無虞。
蘭嶼發生輻射外洩的消息,此前已有多起。去年十月,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扈治安在國際研討會中發表論文指出,他在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外檢測到鈷六十與銫一三七,雖低於原能會的管制標準,但這項發現顯示有輻射外洩,這項調查是由台電委託。
台北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張武修亦指出,他在十年前的調查發現,蘭嶼土壤、農作物的銫一三七含量,為台灣本島的三十倍,政府應正視。
究竟蘭嶼核廢料貯存場有無輻射外洩,真相成謎。如接受台電委託的學者都提出嚴正的警告,政府必須正視問題嚴重性,主動進一步調查;而非僅採納台電說法,以不變應萬變。核災的發生與緊急應變,在資訊處理上極不對等,如果政府不公開輻射外洩問題,民眾很難知道真相。
去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當天下午三時四十一分,福島核電廠因電力中斷而陷入危機;日本政府直到晚上七時才對外宣布「核能緊急事態宣言」,中間有四小時資訊空窗期。日本NHK報導局製播中心主任黃木紀之事後感慨說,「核災發生時,一般人無法靠近,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人知道,這種資訊空窗期是最可怕的。」
去年底蘭嶼達悟族人頭綁「驅逐惡靈,核廢滾蛋」布條,北上抗議核廢料在蘭嶼三十年了,他們高喊「有誰真正在乎蘭嶼島上三千多名達悟族人的生命安全與族群的未來?」。住在台灣本島的民眾,難以感受到天天與核廢料生活在一起的恐懼。學者的調查一再提出輻射外洩的警告,政府卻置之不理,如何讓當地人安心?
在日本福島核災滿周年前夕,核能安全問題再度受到全球關注,除了德國限期廢核電之外,日本核能政策也有大轉變。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日前表示,政府過去過度輕信「安全神話」,在三一一核能災變中政府應變失敗。
這次核能災變引發日本民間強烈反核風潮,日本五十四座核能機組剩下二座繼續運轉,四月底前分別停機檢修,國家的能源政策將朝天然氣、綠能發展。
反觀我方一再強調核能安全,這樣的說法在福島核災後完全禁不起檢驗。台灣究竟要如何實現「非核家園」的理想,政府必須有更積極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