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8 -- 聶華苓/葛藤

文與圖/應鳳凰 |2012.03.05
1834觀看次
字級

一九四九年來台不久,聶華苓(一九二五~)即進入了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國》半月刊,成為該社唯一也是最年輕的女性編輯。中央大學英文系畢業的她,一面當編輯,一面埋頭寫作。〈葛藤〉便是這時初試啼聲之作,雖薄薄一百頁不到中篇小說,企圖心卻是大有可觀。

那層層的葛藤,就像我們與生俱來的、擺也擺不脫的種種束縛,這就是人生。

扉頁上短短題句,中心題旨顯現其中。小說原刊《自由中國》雜誌,於一九五六年七月起連載五期,同年十一月出書,列為該社叢書。梁雲坡設計的封面,讓整體看來質樸而淡雅。

小說描寫一段知識分子的婚外戀情,篇終以悲劇收尾。男主角是位中學教員,妻兒留台中,隻身赴台北教書。他愛上鄰居白綾,一位丈夫坐牢,獨自帶女兒生活的單親媽媽。結局很不幸,白綾因女兒失足溺水身亡,認定自己感情出軌遭到天譴,傷痛自責而自盡。小說末尾剩下兩個傷心的男人──丈夫出獄以為痛改前非可回家重頭開始,誰知迎接他的竟是一具屍體。

聶華苓寫自傳,認為她這輩子可分出「三生三世」──大陸、台灣、美國。中間的台灣階段是她創作高峰期,既編也寫,既創作也翻譯,陸續完成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等,赴美前已是知名小說家,受到海內外一片佳評。

〈葛藤〉或許是她早期練筆之作,寫作技巧愈加成熟之後,作者很少再提這部少作,甚至盼望讀者也忘記它。有媒體機構向她要一份作品目錄,以此書已絕版為由皆不再羅列。做為讀者,我們倒是喜歡它的樸拙真摯,情節引人。看過一份資料,說〈葛藤〉表面上是一個愛情故事,實際上是「抒寫在台灣受壓抑下幾個人物的故事」。固然不失為一種讀法,只是此解過於嚴肅,倒把小說濃濃的文藝氣息一股腦兒全給抹殺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