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清楚「失敗」這件事情,反而是我「成功」的打敗眾多的挑戰者,「考上了」公共化後華視的第一任總經理之後。
那次為了公共化而成立的的董事會很想要有一番作為,正式對外公告公開徵求總經理人選,我在接到董事長的電話邀約參賽後,很認真的寫著企畫報告,利用過年期間的假日一天一頁的寫了足足兩個星期,最後進入決選參加面試。當媒體天天報導著一些可能的人選時,我只是「笨笨的」寫著我的長篇報告,我相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理想和願景是我的「強項」。
後來,媒體用「放榜」來形容這次激烈競爭結果,最後,竟然是我被錄取了。可惜那時候爸爸已經過逝了八年,不然他會感到非常的驕傲和放心,當了一輩子公務員的他,經常擔心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太不穩定了,都太自由、太冒險了。他常常說:「沒有按時上班,按時拿到薪水,最後還有退休金可領的,都不算是工作。只能算是玩票。」
這次的「成功」使我誤以為自己是一個帶領圓桌武士的亞瑟王,要去混亂的國度重新建立一個新天地。(因為去面試前,我站在一棟標著亞瑟字樣的大樓下,我以為是天啟!)
去了之後,沒有經過太縝密的思考也不顧一些人的感覺,很快就翻天覆地的幹了起來,我自以為是的朝著媒體公共化的方向走去。我把八點檔縮短為一小時,多出來的兩個小時,是給年輕人看的偶像劇和國外影集,我停掉七個政論節目和許多綜藝節目,歌唱節目走向大學校園。
我將自己深深埋在辦公室的椅子裡,天天望著電腦裡的收視率和財務報表,非常的焦慮和不安。在完全沒有政府編列預算的奧援下,將一個原本在商業競爭下已經走下坡的無線電視台走向公共化,其實是一場「必敗之役」。如果「轉虧為盈」是唯一檢驗一個經營者是否成功的話,我承認失敗,而且還換來了長期要接受身心復健的結果。
「成功」有時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延誤了走向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過度強調「成功」的重要,只會讓人過得心慌意亂,無法享受人生細膩的感動,也無法體驗在工作中最深刻的地方。如果有人告訴你說,失敗很好,因為從失敗中記取教訓和經驗才會成功,失敗後的成功才會讓人更珍惜。如果是這樣,我只能說,你是個幸運兒。從這次的「必敗之役」,我並沒有學會「如何成功」,「必敗之役」就是必敗,像歷史上許許多多的戰役一樣。
但是「必敗之役」讓我學會如何尊重和自己不同想法的人,也學會謙卑和認錯,更學會了如何承受巨大痛苦和折磨。經過了這樣的苦難後,我不再渴望當英雄,我更想當個的讓別人快樂的小丑,當有人對你投注眼光時,露個兩手娛人也自娛。當沒人注意你時,學會自處,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自在的享受著活在世上的一切。
人不要為世俗定義的成功而活,而是要為自己真正信仰的事物和真理而活。最近我收到一些朋友寄來的祝賀的卡片,其中有一張是這樣寫的:「每當聖誕節來臨時,我第一個就想到你,因為你就像是個聖誕老人,總是那麼慷慨的對待別人,帶給別人喜悅和溫暖。」還有一張這樣寫著:「你總是那麼無私的和大家分享著有趣的事情,讓別人感受到熱情和溫暖。謝謝你。」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做一個慷慨而溫暖的人,做一個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失敗之後,成長更多。
(本專欄每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