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創造生活美學

郭士榛 |2012.02.20
1268觀看次
字級

幾米的繪本創作,結合了舞台、電影,帶出讓人驚異的產值;電影《痞子英雄》、《陣頭》也都因有企業贊助,使電影作品也有了上億產值,這些都涵蓋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文化產業是時代趨勢,它不僅是知識經濟,更是文化經濟,需結合創作、生產與商品化,開發作品的產值。《人間福報》將系列報導這些結合文化、創意而成功的人、事、物,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文化創意產業」和社會大眾的關係。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去年十月,有一場相當轟動的「文創交鋒二○一一世界設計大會和大展」在台北舉行,不但為台北妝點出濃厚的文創氣息,也將設計美學深植民眾心中,啟發各行各業了解跨藝、跨設計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張光民表示,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創法》中提到產業類別十五加一項,事實上不只這十五加一類的產業需要創意、設計,凡是和生活有關的都脫離不了創意、設計。他說:「以表演藝術為例,不論演出的舞台、燈光、服裝、道具、媒體宣傳品,甚至周邊商品都需要設計。」他強調:「文化要透過創意才有辦法產業化,而產業在國際上也需透過創意才有競爭力,而所有創意都需找到文化源頭,產品中帶有故事性,才有賣點。」

玩文創 融在地特色

正當全球重視生態環境、環保、科技時,文創發展受到國際重視,設計更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支撐力量,張光民指出,北歐國家百分百都是文創為主的國家,「因為在做創意時,設計者都會將文化和在地特色、材料自然地加入作品中,例如芬蘭木頭是特色,很多產品都和木材有關。」張光民說,台灣的文化特質多元,只要重視它,發揮空間就大,經過幾年努力,人才已蓬勃發展,也是發展文創的一大資產;不過台灣市場有限,應朝向國際發展,爭取曝光機會。

台灣現階段最需要創意,張光民指出,為了豐富創意設計的內容,台灣創意中心從最初的資料庫,就在蒐集台灣文化元素,也做材料和色彩研究。台創中心平台希望將這些內涵建置完成,讓文化創意工作者和設計者使用時,可以直接從資料庫找材料,縮短產品開花結果的流程。

學設計 跨領域推廣

創意設計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政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於二○○三年成立國家級設計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創意中心要做一般產業做不到的事,或是政府角度不方便做的,就由這個平台來做。」張光民說,平台針對不同產業屬性,提供不同服務,從資料蒐集、研究發展、加上人才培訓、設計輔導、設計推廣,由上游到下游,經費大部分來自政府單位,所以有義務為台灣的產業界提供更多設計服務;去年台創中心辦的「二○一一台北世界設計大展」,就將台灣創意能量、台灣軟實力帶上了國際舞台。

談起「文創交鋒二○一一世界設計大會和大展」,張光民表示,這項大展開啟了產業界、設計服務業對文創的看法;他指出,一般學設計者拘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會想到和經濟發展、生物科技等和設計相關,這次大展和大會讓產業界和設計服務業了解天外有天,啟發了各行各業了解跨藝、跨設計合作的契機。

秀成果 美學植民心

「二○一一台北世界設計大展」也提升了全民設計美學的概念,張光民說:「展覽期間一百三十六萬人次來看,台創中心培訓了九十六位導覽人員,引導參觀者看門道,真正了解其內容,藉機讓設計美學深植到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心中,並讓民眾了解,生活中所有東西都和設計、美學有關。」

成立九年的台創中心,在創意、設計方面不斷培育人才,去年開始設立台灣設計館,蒐集一年來的國際概念設計獎作品,讓國內業者透過此平台做媒合,推動作品的量產。

張光民指出,今年台創中心的重點是幫助台北市政府規畫爭取「二○一六年世界設計之都」,同時希望松山菸廠真正成為台灣設計產業的發展基地,也成為國際的設計櫥窗,當整個園區活絡時,產值就在其中。

小檔案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定位為台灣創意設計發展的整合服務平台,二○○三年成立國家級設計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隔年營運。
去年十月,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爭取到國際設計聯盟(IDA)組成後的首屆「世界設計大會」在台灣舉行。世界級的設計精英齊聚一堂,舉辦論壇、沙龍、藝文活動與設計大展,為台北帶來濃厚的文創氣息。去年的台北世界設計大會是一個起點,為設計領域帶來交流和激盪,也展現台灣設計、創意的軟實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