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海】四恩——國家恩

文與圖/杜荷 |2012.02.05
1814觀看次
字級

在家庭裡,對我們最有恩惠的是父母,讓每個家庭安居樂業的是國家。在國土上,我們深根成長,父母祖先也在這老去死亡。唯有國家好,父母才能過好生活,大家才能過好日子,因此報國恩與報父母恩同等重要。

一個人若是沒有了國家,就像浪子無家可歸,無所依怙。即使是出家人獨自到深山修行,也離不開國家的外緣,士農工商小老百姓,更依賴一個好的國家領導,社會安定,生活才能安頓。

《釋氏要覽》說:「國有君王,一切獲安,是故人王為一切眾生安樂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檢,皆依正國而得住持,演化流布。」

僧侶雖是方外之人,對國家也不會置身事外。《趙樸初因緣人生》書中講述了弘一法師一則愛國故事:抗日期間,日本人找弘一法師循鑒真大師之例,到日本弘法。面對眼前的日本人,弘一法師說:「當年鑒真大師去日本,海水是藍的,現在已被你們染紅了!日本,我是萬萬不會去的!」幾天後,他自題居室為「殉教堂」,並手書:「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

當時,有一些膽小怕事的僧侶生起了離寺之心,弘一法師嚴詞向僧侶說:「吾人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時不能共行國難於萬一,自揣不如一隻狗子!」之後廈門遭日機轟炸,彈片入室,弘一法師泰然無懼。

我們生處太平、風調雨順時,更應感恩國家。雖少了弘一法師的悲壯,也能愛國於方寸間,好比守法,尊重法治,讓社會更有秩序。做好自己的角色,拴好螺絲釘,讓國家這台大機器運轉。

北宋名臣張方平日常吃飯,都衣冠整齊、端莊謙敬。有一年盛暑,他和女婿王鞏一起吃飯。張方平讓女婿解開衣帶,而自己衣冠如常。張方平說:「我的每一頓飯都是國家的恩賜,怎能不敬呢?所以我不可以解衣、怠慢。但你吃的是我家的飯,把外衣脫下沒關係的。」時時將國恩放心頭,便是報國恩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