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追求人類共有價值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2.02.05
840觀看次
字級

春節前,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網路電視台《孔和尚有話說》節目中,針對一名中國大陸婦女及友人在香港地鐵車廂內讓孩子吃麵的事件發表評論,由於該名香港青年口操廣東話出面阻止,孔慶東從「說普通話的人沒有義務去學習其他方言」的角度切入,痛罵不會說普通話的人是「王八蛋」,甚至前後五次辱罵香港人是狗,引起中港兩方激戰。

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兩天後在自己的微博發表看法,他反駁了孔慶東的言論,「據說,孔慶東剛剛宣稱:不說普通話都是王八蛋……實際上,不說普通話的,並不只有香港人,也不只有廣東人。許多北方人,比如東北人,還有北京人,因為口音與普通話相近,反倒不說普通話。南方方言區的農民,還有小城鎮的居民,也十有八九不說。如此,則孔某心目中的『王八蛋』,不知幾億。」易中天說,自己寧願和這些被罵作「王八蛋」的人站在一起,「至於有誰願與『不是王八蛋』的孔慶東為伍,只要不嫌臭,我也管不著。」

一句「寧願和這些被罵作王八蛋的人站在一起」,透過大陸媒體強力放送,瞬時成了此事件的最佳註腳。之所以有如此龐大影響力,歸因於二○○五年易中天登上大陸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節目主講「漢代風雲人物」系列,讓人驚豔;二○○六年製作《易中天品三國》更讓他的知名度迅速竄升,現在,舉凡討論到文化與文明、儒學發展等相關議題,大陸媒體一定想到易中天。

品三國一舉成名

事實上,中文系出身的易中天並非歷史學者,當初製作單位為了說服易中天講「三國」,編導還特地到成都遊說,但費了唇舌,易中天還是猶豫,表示要跟家裡商量一下,「易中天是個非常顧家的人,到底說不說三國?他後來就去問自己夫人的意見。」萬衛笑著說,事後《品三國》一戰成功,節目單位歸功於易中天的夫人。

節目製作過程中,謹慎的易中天也不敢多想,他只能努力用功,連周末到北京錄製節目,在飛機上也是手不離《三國志》。他錄影的速度很快,一天就能錄製五集《品三國》,錄製現場也是熱鬧非常。萬衛說,錄製節目的小廳不是很大,只能容納一百多人,但最多的時候現場人數達到了一百四十人。因為房間的通風不好,還曾發生有聽講的女孩暈倒的事件,後來製作單位嚴格將人數限制在了一百人左右。

根據調查,有七成以上的「易粉」是十三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其中女孩占了多數,甚至有人還發出了「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口號。有人從現代學術的觀點評論,認為易中天之所以能紅,是他巧妙綜合運用了人類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文學、民俗學與倫理學,最重要的是運用「通俗」語言,有趣還原歷史面貌,從他口中說出來的歷史總是活靈活現,不再是書中的死知識。

例如他說裴松注《三國志》時,引孫盛《異同雜語》中所記述的曹操反應:「太祖大笑」,到《三國演義》裡成了「曹操大喜」,他認為並不妥當。「如果去讀《三國志‧武帝紀》,我們就會發現,笑、笑曰、太祖大笑這些字眼,竟會頻頻出現。當然,曹操的笑是各種各樣的。有放聲大笑,開懷大笑,也有自我調侃的苦笑、嘲笑、還有譏笑、冷笑、甚至是充滿殺機的冷笑。然而曹操始終在笑。…因為曹操豁達開朗的大器磅礡,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聽完他的解說,讓人很難忘記曹操的笑,而曹操的性格也從「笑」中一覽無遺。

除此之外,他評價關羽:「關羽確實有令人崇敬之處,那就是特重情義。……民間崇拜關羽雖然有道理,但有些信仰和習俗也很奇怪。比方說剃頭匠奉關羽為祖師爺,就匪夷所思。關羽並沒有當過剃頭匠呀!再說東漢時也不剃頭。想來想去,也就是他們手上都有一把刀。……還把關羽奉為財神,什麼民營企業啊,個體戶啊,供個關羽當財神,難道他們的錢是靠打架搶來的嗎?你說關羽一個武將封個戰神不就行了嗎?怎麼還當起財神了呢?依我看啊,關羽,遲早要被民間推崇為愛神。因為他對愛情的追求是很執著的。」

文集出版十六巨冊

去年五月,上海文藝出版集團、上海文藝出版社和新浪網、新浪微博在北京聯合主辦《易中天文集》首發式,他整理了自己從一九八○年到二○一一年三十年間的各類作品,總計四百多萬字,內容包羅萬象,從文學、美學、藝術、文化、歷史、法律、政治、哲學到時事。大陸法學家張思之、經濟學家茅於軾、法學家江平、教育家劉道玉、歷史學家資中筠、秦暉、吳思、張鳴等人均到場祝賀,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作家韓寒、李承鵬和導演姜文則因故未能出席,但不忘發來視頻祝賀,易中天的好人緣可見一斑。

一向有話直說的韓寒透過視頻祝賀:「易中天老師,祝賀您的文集要出版,非常地吃驚,因為我以為您老早就出版過文集,沒想到現在才出版,所以見得您一定對它品質的要求非常地高。」韓寒說他一直以來很喜歡易中天的文字。

高人氣難免帶來負面批評,在發表會上,易中天不改幽默地說:「兔子是因為有狼才跑得快,我謝謝那些批評我的人,讓我至今沒有倒下。」談到未來的研究方向,他說:「我是一個流寇,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現在還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兒。但是有一條可以肯定,我的願望跟(電影)《讓子彈飛》主人公張麻子差不多,那就是想站著把錢給掙了。」

十八歲開始經歷新疆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軍墾農場生活,特殊的生活經歷造就他凡事從多方角度思考的習慣,勤學廣博的追求也積累他從事文學、美學、歷史學等跨學科研究的巨大能量,最重要的,從「孔慶東事件」可以知道,知識沒有讓易中天孤高傲慢,反而是一種無限的寬容與體諒。

易中天文化語錄

【談武德】

武德的特點首先是把自己做大做強,然後表現出來的是柔弱、慈悲、忍耐。這不是挺好的嗎?如果世界上能有這樣一個老大,又大又強,但實際上表現出來的是柔弱、慈悲、忍耐,那不是世界太平了嗎?

——摘自《南方周報》,〈所謂文化大國〉對談



【談文化】

文化「必定有異」,文明「難免有異」;文化「必須存異」,文明「可以存異」。這就是文明與文化的區別。所以,文化可以交流,甚至融合,但最終「存異」;文明的趨向,卻是「求同」。因為文明的背後,是核心價值;而只有人類的共同價值,才最有價值。只要把握了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又能兼收並蓄各民族的不同文化,那就能打造出自己的「文化航母」。而且,在未來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誰最能做到「深刻把握」和「博采眾長」,誰就最有可能建造最大的「文化航母」。

——摘自〈文化入世與文化航母〉



【談儒學】

某些已經死去的,比如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等,就讓它「死在沙灘上」,用不著再去「創造性轉化」。我們需要繼承的,只能是確有生命力的東西。其實,儒學當中,可繼承的東西很多,比如「仁」。仁愛是儒家的核心價值,仁學是孔孟的卓越貢獻。它的基礎,是一種「人皆有之」,因此可以「不證自明」的「人性的善」,這就是「親親之愛」。……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可以讓世界充滿愛。這是一個偉大的理想。

——摘自〈我們從儒家那裡繼承什麼,又該怎樣繼承〉

小檔案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六歲隨其父易庭源到湖北武漢,在武漢閱馬場小學、華師一附中度過小學、初中、高中時期,後來因受蘇聯小說《勇敢》的影響,自願報名支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遠赴新疆十三年。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易中天考入武漢大學,198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他長期從事文學、美學、歷史學等跨學科研究,2005年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節目開播時他擔任主講人,主講《漢代人物風雲》,以白話幽默的評論方式獲得熱烈回響。2006年製作《易中天品三國》讓他從單純的學者轉身成為中國文化界名人。2007年,更以人民幣680萬元版稅收入,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