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作家 九把刀 那一年 我又改寫了紀錄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2.01.29
1671觀看次
字級

新生代作家九把刀,最近成了締造電影票房紀錄的導演,他說話露骨又坦率,常讓人招架不住,但他的熱情十足,也讓讀者無法移開視線,他在部落格中寫道:「如果我的目光裡只有票房,《那些年》根本不會誕生。我的世界很小,錢可以在我的世界裡買到很多東西,甚至包括快樂,但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鈔票計算衡量的,其中有一樣,就是真心。」
愛情、恐怖、科幻、懸疑四種類型的小說信手拈來的九把刀,二○一一年是他跨界且成績豐碩的一年。以自己的初戀為本所拍攝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不僅在台灣上映一周累計達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超越《艋舺》,成為票房最快突破一億元的台灣電影;累計從二○一一年八月上映至十月底,在台灣累計票房達新台幣四億六千萬元。
在香港,同時破了四項紀錄:上映四天,成為當年度2D電影的冠軍;上映六天,打敗導演李安的《色戒》;上映五十天,打敗由梁朝偉和劉德華兩大巨星主演的《無間道》和周星馳電影《長江七號》;上映七十天,打破同樣是周星馳的電影《功夫》,以新台幣二億三千六百萬元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
今年元旦,這部影片也席捲大陸,一周內總票房逾人民幣五千萬元,約新台幣二億三千多萬元,一舉打敗二○○八年《海角七號》創下的人民幣三千五百萬元紀錄,成為台灣電影在中國票房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買過最貴的東西是夢想
以新台幣五千萬元拍攝《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個成本對於九把刀來說,也是空前的紀錄,九把刀說:「這輩子我買過車子、買過房子,但我買過最貴的東西是夢想。但是我遇到挫折,遇到演講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我不會掉頭走人,我不是那種人,我很結實的在追求我的夢想。」
拍攝九把刀紀錄片的導演廖明義說:「他臭屁是對自己有相當大的自信,人分成幾種,有一些是他會畫大餅,但是事情不見得做得到,有些人是我的話說出口了,我就會去做到,」而九把刀屬於後者。
在愛情的世界裡,他也同樣秉持認真態度,當記者專訪談到現實世界的「沈佳宜」時,他語帶羞澀的說:「我不是一個很會聊天的人,有時候白天想到晚上一起在教室裡複習功課可以跟她(沈佳宜)談論的話題,就會在墊板下的白紙寫下……我連聊天都要作筆記,反正就是很紮實的追她。」
而這段發生在國高中時期的初戀,之所以讓九把刀戀戀不忘,不僅是因為女主角沈佳宜改變了他的人生路,幫助他考上國立交通大學,事實上,九把刀也因為將這段戀情寫成小說,引起眾多網友共鳴,讓他在寫作之路上大放光彩,對他來說,每件事都是意義非凡。
因此,從作家跨界成為導演,九把刀說:「如果自己要當導演的話,這一部片一定得自己拍不可,因為這是我自己的青春,這是一份很單純愛的感覺。因為這輩子我沒有吻過『沈佳宜』,沒有認真牽過她的手,這是很單純的愛,所以這份愛會化成一部電影,它就是一個祝福了,祝福我們當年的青春。」他特別在片中以王傑老歌《永遠不回頭》、黃舒駿的《戀愛症候群》、殷正洋的《人海中遇見你》配樂,為的就是要勾起五、六年級世代的青春回憶,抒發對青春的讚嘆。
小笑料小感動耳目一新
年初,《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香港導演徐克作品《龍門飛甲》、中國導演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同時在北京上映,九把刀一月七日在自己的部落格裡以〈一萬句對不起,一百萬句謝謝〉為題,寫道:「如果我的目光裡只有票房,《那些年》根本不會誕生。我的世界很小,錢可以在我的世界裡買到很多東西,甚至包括快樂,但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鈔票計算衡量的,其中有一樣,就是真心。我用真心真意拍了電影,然後我想真心真意地對待接觸電影的每一個人。」
接觸大陸市場對九把刀來說,五味雜陳,他曾針對大陸版本刪剪了部分敏感鏡頭,而在微博中作情緒化表達,他對大陸記者說,其實他並不是反對所有刪剪的部分,「我理解,由於大陸電影沒有分級制,影片中的一些鏡頭確實不適於小孩子觀看,在公映時把它們剪掉是應該的。」
「一位大陸網友的回應感動了我。這位網友說,無論如何你都要去看看你讓人家出錢看的那個版本的電影。今天和大家一起看了這場《那些年》,聽到了觀眾的笑聲、哭聲、掌聲,我非常開心。對一名導演而言,電影能被觀眾認可和喜歡,是最重要的。」他說。大陸媒體評論《那些年》,「與同期上映的大陸賀歲片相比,《那些年》或許顯得不夠大場面、大製作,但正是因為影片中一場又一場的『小感動』、『小笑料』令大陸觀眾有耳目一新之感。」
台灣大陸觀眾共同哭點
作品跨越海峽對岸,令人好奇的是兩岸觀眾的感動是否相同?九把刀說,影片結尾沈佳宜結婚了,婚禮上,大家起鬨吻新娘,新郎開出的條件是:「想怎麼吻新娘就要先怎麼吻新郎。」這時,飾演柯景騰的柯震東不顧一切地衝了上去吻住了新郎,「這是台灣和大陸觀眾共同的哭點。」他說。然而現實世界中,九把刀在婚禮並沒有上前吻新娘沈佳宜,藉由電影,創作者一了心中掛念的遺憾,也為自己創造了生活中的另一項紀錄。

為刀媽 跪求壽命
許多人對於九把刀的印象都是「很臭屁」,但從他接受影音或平面媒體的專訪內容,可以了解他在家庭中的另一個面向。
熟悉媒體操作的他,了解外界好奇父母是否在教養過程中特別用心栽培,以至於長大後能成為暢銷作家,但個性坦率的九把刀在部落格上曾自剖:「一開始寫小說,全家人都覺得莫名其妙,頂多是不反對,卻絕對沒有贊成,我爸還常常叫我考博(士)班、考高考,當老師、當教授、當公務員之類的。」
儘管如此,父親在九把刀小學階段確實在作文方面特別要求,讓九把刀印象深刻的是,寫作文時,父親都會要求他先用日曆紙打草稿,等到文稿確定了,才能重謄到作文簿裡。
當時父親柯毓彬在彰化市開設藥局,家境原本小康,不料就在九把刀考上交通大學時,扛下龐大的家族債務,使得九把刀必須辦理助學貸款,同時當家教、發傳單、在夜市幫人洗碗、端盤子,甚至與國高中的同學一起到醫院做人體藥物試驗賺取生活費用。父親說他還曾到中二高工程裡當了一星期的工讀生,與其他工人一起扛鋼筋,當時的九把刀一頭捲髮、身材壯碩,「十足像個外勞。」爸爸說。
而他的母親鄭月秀年輕時曾擔任過護士,婚後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家庭,被網友暱稱「刀媽」,連生三個兒子的她,一直想要個女兒,九把刀從小喜歡黏著媽媽,因此媽媽給他的小名也非常女性化,叫作「甜甜」。
由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賣座,民視《台灣演義》特別製作「九把刀專題」,專題中描述小學就讀彰化市民生國小的九把刀,每天由媽媽送他上學,進校門前,九把刀總會要求刀媽「親一下」,升上五年級的某天,他同樣要求媽媽親一下,結果媽媽說:「長大了不用親。」九把刀說:「那一瞬間我就愣住了,一轉頭我就哽咽了,」刀媽見狀說:「好了,親一下,」當下他的眼淚留了下來。而這段小小的互動,成了母子雙方難以忘懷的回憶。
二○○四年十一月,九把刀母親罹患血癌,加上肺結核病菌作祟,住院四十天,其中三十天病情都非常危急,隨時會離開,九把刀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我真的好怕失去我的媽媽,」他說。
為了讓母親病能夠好起來,九把刀三兄弟到彰化市三級古蹟開化寺去求觀世音菩薩,「他們三兄弟求每個人(折壽)六年,給媽媽添福壽,」刀爸肯定三兄弟的孝心,他告訴三兄弟願意(折壽)十年,總共二十八年來換取母親的健康。九把刀的國中同學說:「他為了媽媽生病的事,發過誓不吃牛肉。一直到現在都不吃。」
由於母親狀況不佳,家人輪流照顧,每回輪他到醫院時,他會帶著電腦在一旁安靜的寫作,他回憶道:「我起身坐在伴床上,一邊揉著媽的手,一邊拿起藥師佛照,念起藥師咒。藥師咒是我們家每個人琅琅上口的咒語,小時候生病躺在床上,媽媽總會帶領我們闔眼念咒,然後跟佛菩薩講話。有時藥粉太難吃也念,打針也念,一次吞太多藥丸也念;彷彿念了咒,那瞬間的痛苦就會消失似的。」
人生的黑暗累積不懈的戰鬥能量,媒體一再傳誦他從二○○四年十月到二○○五年十二月「創下連續十四個月每個月寫一本書的紀錄」,其實就是在母親罹患血癌,進行治療的這段期間。

【小檔案】
九把刀,本名柯景騰,1978年8月25日出生,彰化縣人。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學士,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高中時,九把刀寫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調子:「九把刀,把它磨一磨,它就會,亮晶晶!亮晶晶!」在同學間流傳。有一回在補習班,同學把一張黃色笑話紙條傳給講師,並署名「九把刀」。講師問「九把刀」是誰,所有人都指著柯景騰,於是「九把刀」與柯景騰畫上等號。上交大後他以「九把刀」為綽號,在網路上創作小說。
曾三度(2002、2003、2005年)得到彰化縣磺溪文學獎中篇小說獎、2004年以〈少林寺第八銅人〉榮獲第一屆可米瑞智百萬電視小說獎冠軍;作品《功夫》榮獲《中國時報》開卷版票選十大童書。
由於他的創作力驚人,作品受到眾多讀者歡迎,從2005年開始,每年躋身暢銷書作家之列,2006年榮獲海峽兩岸圖書交易大會中四大出版通路代表選出的「兩岸十大作家」之一。
目前他已創作近六十本書,不少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網路遊戲等。
2007年,作品《愛情,兩好三壞》改編成電視劇;2009年,作品《愛到底》改編成電影;2011年,作品《殺手歐陽盆栽》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改編成電影、作品《月老》改編成舞台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