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後,中國公認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企業管理刊物之一《中外管理》刊出有關曹德旺以及所屬中國福耀玻璃公司的管理研究報導。報導中分析這位將家族持有股份百分之七十捐出成立慈善基金的董事長,如何在傳子與傳賢的抉擇中,堅持走自己的路,也為中國第一代家族企業傳承創下範例。
福耀玻璃於一九九三年就成為行業中最早的A股上市公司,曹德旺一直穩坐第一大股東位置,股權比例最高時達到百分之二十九。二○一一年五月,社會慈善基金「河仁基金會」成立,曹德旺捐出自己家族所持福耀集團三億股股票後(依當時股價計算,總價值約人民幣三十五點四九億元),其持股比例仍為百分之十四,仍保持第一大股東。
報導中說,中國家族企業在傳承中,通常會透過適合企業本身的組織調整,保持強大的企業人才隊伍,當形成新一輪的領導力後,再透過一代代領導力的優質基因孕育優秀文化,將原先的「創業夢」實現下去,為社會留下具有「品牌魅力」的企業貢獻。這是為什麼曹德旺兩度引入空降管理部隊,卻還是將長子曹暉召回中國,名義上交棒給兒子,真正接班的卻是管理團隊的原因。
如此慎重,實因於創業維艱且不易,曹德旺曾說,他是從最底層上來的,「我最困難時,一天才賺二分錢。結婚那天,才第一次穿上鞋,襪子還是我哥的。」他說,「對待別人,我很仁慈;我敢於承擔責任,任何事情我都敢擔當;我的皮比較厚,人家講我好講我壞,我都表示感謝。」他抱持著「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一片玻璃」的強烈企圖心,努力不懈地工作。
他深信,企業能做強、做大、做久,「靠的是社會力量」,但他也慎重考慮如何適當發揮家族成員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因為唯家族成員有那份情感的投入,而且會用生命去愛護企業,會以「家族的聲譽」對企業負起全權,他認為,這是家族企業與其他性質企業最大不同之處。
智慧與人品留給子女
當前歐債危機臨頭、市場局勢丕變,曹德旺憂心說,歐債危機只是剛開始,不會輕易過去,對大陸更是致命打擊。光從匯率影響而言,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美元又對歐元升值,因此人民幣對歐元大幅走高,導致大陸產品出口至歐洲時蒙受龐大損失。
為了因應這個局面,曹德旺說,福耀玻璃決定五年內不擴建新廠,將焦點放在提升原有工廠生產能力。此外,由於人民幣升值,產品出口價格競爭愈趨激烈,福耀玻璃已展開「反浪費運動」,成功將成本降低三成。
因此曹德旺擔心的,不只是交棒問題,公司裡年輕的管理團隊,如何把握企業方向,既要敢於嘗試,又要有迴旋餘地。
曹德旺的兒子曹暉擁有碩士學位,早在二○○一年到二○○五年福耀對美反傾銷官司中,就曾親上前線指揮,展現管理才華和領導力,那時曹暉擔任福耀北美總經理,還榮獲美國PACCAR公司唯一年度「零部件最佳供應商」。
儘管如此,曹德旺還是擔心曹暉對於中國文化不夠深入與了解,直到現在,他還記得少年時父親的教誨,「我爸叫我用心做事,心有二十幾種:專心、耐心、誠心、信心、忠心、自尊心、孝心……你如果用心做事,就會仔細了解它。」每天傍晚父親對他展開長達二小時的飯桌教育,講述經商歷程與人生體會。
現在,他對孩子的教育是:你不需要什麼都行,但做人一定要行。他說西方人講上帝,上帝就是仁慈、關愛、寬容、誠實、負責任。這就是人品。人品好了,做事不會搞錯方向,任何事情,解決問題一定是目的,辦法都是手段,沒有固定模式。
期望成為百年老店
無論是兒子或團隊接班,曹德旺真正期望的,還是企業的永續經營,他說:「我的那些錢都不是我的,是社會的。我捐了一半,還剩下四億股,也值幾十億元。如果有人能夠把曹家經營的福耀玻璃接過去,保證它能順利做下去,我四億股放在這裡也不要了。作為創始人,我最希望企業能夠成為百年老店。」
他曾應邀訪問日本豐田,了解到豐田家族雖然在持股比例不到百分之一,但名望依舊,主要是因為它為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值得尊重。「我要為我是家族企業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我一點都不覺得這不好。為什麼?國際五百強裡很多都是家族企業,他們創造了全球財富的百分之七十。福特、豐田、賓士、沃爾瑪,都是家族企業。別那麼少見多怪!只有我們中國的五百強才有國有企業,這是經濟體制帶來的。所以,不是家族企業不好。」他說。
樂善好施 盯緊捐贈流程
根據胡潤慈善榜統計,自一九八三年首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人民幣五十二億元,約新台幣二百四十三億元,在大陸民政部去年公布的《二○一一中國慈善排行榜》中,擠下曾經來台發現金的陳光標,成為新任中國首善。
相較於自二○○八年在慈善排行榜連三霸的陳光標,曹德旺發揮管理的長才,對於善款的流程與發放更為謹慎。
他將名下股權過戶給基金會,由基金會代替他行使福耀玻璃大股東的職責,自己擔任基金會的首任理事長。去年五月成立的河仁基金會未來會收到福耀年終股票分紅,以及投資股票獲利,再由基金會運用資金於助學、救災、救困、救急、宗教等公益活動。
這種以「基金會」模式運作的慈善活動,中國未有先例,二○○九年他提出這個基金會作法時,當時媒體認為不見得能讓政府批准過關,因為成立時須上報民政部門,基金也須由金融部門監管,現在基金會順利上路,可見用心即能成。他說:「我想成立這個基金會不是為了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個人印記,我是希望起到推動這些富豪慷慨解囊,引起政府的重視(指解決目前這種通過捐贈股票成立慈善基金會,所遇到的一些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上的問題)。我開門把這個東西送給你,你也得把手伸過來接回去啊。佛家講,布施有三種,一種是財施,像我這樣的捐款,只是有錢人做該做的事情,功德最小。積德要「無相布施」,就是不要宣傳,你才會積一點陰德。」
多年來,在曹德旺眼裡,參加各種慈善活動只是做人起碼的道德,尤其在他發跡後,「我的財富觀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再是執著於錢多錢少,而是希望藉由這些捐款來證明我是個人。」二○一○年五月,曹德旺和兒子曹暉以個人名義透過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善款人民幣二億元給雲南、廣西、貴州、重慶和四川五省區市貧困家庭,創下中國個人一次性捐贈最高紀錄,而且要求半年內將這二億元善款發放到近十萬農戶手中,差錯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一,管理費不超過百分之三,媒體稱這次捐款為「史上最苛刻捐款」,因為他還聘請、組建了專業的監督委員會,對善款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這也開創了中國捐贈者對公益捐款問責的先河。
小檔案
曹德旺,1946年出生於福建福清市,九歲上學、十四歲就被迫輟學,但他不放棄學習,自學中外名著,哪裡有破報紙、廢紙,只要上面有字,他都會拿起來讀。而且,讀書一定要看出「中心思想」。
1983年他開始創業,在此之前他只是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高山異形玻璃廠的採購員,為這家鄉鎮企業推銷水表玻璃。有一次搭車,司機的一句話:「小心,別碰壞了擋風玻璃,一片要千把塊錢呢!」給了曹德旺靈感,於是他決定專心只做「一片汽車玻璃」,他承包該廠,將主業迅速轉向汽車玻璃。
1987年,他集資人民幣六百二十七萬元,成立中外合資的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陸中國A股,市值逾人民幣三百四十億元,成為滬市唯一一家分紅超過募集資金的上市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廠商,世界第六大汽車玻璃製造商,福耀玻璃占有中國超過百分之六十市場占有率,以及美國百分之二十的維修市場占有率。
曾被譽為「中國反傾銷勝訴第一人」,被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授予他「海軍上將榮譽軍銜」,2009年名列「胡潤百富榜」第五十六名,同年,曹德旺宣布將家族持股的百分之七十用來成立慈善基金;2010年,曹德旺、曹暉父子以個人名義向玉樹地震災區捐款人民幣一億元,另捐出人民幣二億元用於西南抗旱救災,有「中國首善」之稱。
曹德旺有三名子女,大兒子曹暉、女兒曹艷萍,還有一個小兒子曹代騰,其中曹暉、曹艷萍都是福耀的公司董事,曹暉擔任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