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植物園 上演鳥類嘉年華

楊慧玉 |2012.02.04
1080觀看次
字級

【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冬季的台北植物園,少了荷花的點綴,似乎冷清不少。雖然人潮稍減,但園子裡卻熱鬧非凡,隨著許多過境鳥及冬候鳥紛紛現身,加上原本形形色色的鳥居民,讓植物園洋溢著濃濃的嘉年華會氣氛。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鳥類專家葛兆年博士指出,目前正是過境鳥及候鳥造訪的季節,再加上植物園原有的留鳥,使得園區內的鳥類更多采多姿。

且不談外來的嬌客,光是在植物園裡long-stay的留鳥就很有看頭。除了常見的麻雀、白頭翁、綠繡眼、樹鵲外,郊外常聞其聲、難尋得其身影的五色鳥,在面積八公頃的植物園裡,就住了二十隻!反而成為極容易觀察的鳥類;並且因為牠是台灣特有種,所以常吸引國外的鳥友特地到植物園一睹其丰采。尤其一到三月,是五色鳥的鳴叫期,聲音帶高低起伏,一改平時的單調,民眾不妨靜心聆聽。

相較於五色鳥的鳥多勢眾,黑冠麻鷺數量雖然較少,卻以體型與配合度取勝,可謂是植物園裡的鳥明星。原本生活在台灣中南部的牠,十年前自行遷徙到北部定居,而台北植物園便是牠的首選,並從此地開始繁衍,於是北部也能見到牠的身影,只是全台數量都不多,居住在園裡的不到十隻。

葛兆年表示,黑冠麻鷺的體型有五十公分長,且常常處於直立不動的狀態,觀察者可以靠近到兩公尺的距離,民眾可以看個盡興,所以十分受到歡迎。同樣也因為牠在國外較為少見,國外鳥友還會專程來看牠。

至於冬候鳥和過境鳥,台北植物園則是從十月份就有紅尾伯勞出現,也是第一波到達的過境鳥,之後更看到寬嘴鶲、黃尾鴝停留在園區樹上,而荷花池邊也出現蒼鷺及中白鷺的身影。不過牠們停留時間不會太久,能不能觀察到,可得靠點運氣。

當稀有的白眉黃鶲出現在園區水池的島上,遊客都屏氣凝神的壓抑心中的驚喜;而當令人印象絕對深刻的紫壽帶鳥拖著五十公分長的尾巴飛越而過時,遊客的驚呼聲更是此起彼落。

此外還有白腹鶇、赤腹鶇、樹鶯、極北柳鶯……許多來自遠方的過境鳥及候鳥在此避冬、補充能量。林試所籲請遊客儘量不要靠牠們太近,因為這裡是這些嬌客長途跋涉的中繼站,如果能夠獲得充分休息與活動空間,應可停留較長時間,但若受到干擾,就會很快飛離,也可能影響到牠們的存活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