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醫院有血庫的建立,根據血型、根據病情需要,適時提供全血、血清、血小板等等給病患。台灣的動物醫療系統,尚未有血庫的規畫,每每遇到需要輸血的病患,動物醫院只能尋求各方的協助。
小熊是一隻哈士奇混種公犬,四年多前因嚴重的鉤端螺旋體感染,導致黃疸和腎衰竭;當時我們努力把牠從病危中救過來。這也是小熊及牠的主人王先生,和動物醫院結緣的開始!
王先生外表看來就讓人有親切的感覺,話不多,但言談中總會看到靦腆的笑容。我們臨床醫師能夠和飼主建立多一點的認識與了解,都是靠時間和碰面次數的慢慢累積。而小熊是一隻外觀看似威猛,但實際上是隻內向的「大朋友」。牠的個性和王先生,似乎有種說不出雷同及巧合。
門診總會遇到嚴重貧血、大量失血或需要血清治療的病例,大多數動物醫院不是請主人自行找尋捐血狗,就得透過民間管道幫忙。我們院內多倚賴客人的家犬,當然這樣的做法必須得到飼主心甘情願的同意。
由於捐血狗的選擇最好以體重達三十公斤以上者為佳,同時預防針的施打和基本健康狀況也必須良好;所以小熊的飼主王先生當時也被我們列為徵詢的對象。
從兩年多前王先生答應讓小熊捐出第一次熱血開始,至今已是牠第四次為急需要輸血的病患挺身而出!小熊似乎也能夠理解自己的使命,每次來捐血總能很配合地躺在診療床上。可以說,小熊的熱血幫助了那些瀕臨死亡的病患;而王先生的善良行為,則溫暖了那些飼主的心。
這一次當王先生帶著小熊再度來捐血,我忍不住拿出相機幫牠拍幾張照片,並且開玩笑跟王先生說:你們小熊累積的功德,可能已經快要變成神仙了!王先生聽了,還是露出那一如往常的靦腆微笑。
飼養大型犬種的飼主,如果能夠有捐血救狗的機會,只要比對適合,都應該多多讓自己的寶貝捐出熱血。除了可以幫助需要的病患,幫助飼主解決困難;於狗狗健康上,適當地捐血,更有助於血液循環的新陳代謝。
最後我們還是要提出呼籲:希望大型的獸醫教學醫院、政府機關或者有規模的民間機構,應該要致力於狗與貓血庫的建立,才能幫助更多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