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藝筆記】木芙蓉記

陳牧雨 |2012.01.06
1419觀看次
字級

文/陳牧雨

高中時候,有一次參加校外當場作畫方式的美術比賽。畫題是〈江上芙蓉不勝秋〉, 因為有畫過木芙蓉的經驗,因此很高興也很得意地完成了畫作。

那次比賽很遺憾沒得獎。後知識稍長,才知道古人所謂「芙蓉」其實是荷花的別稱。譬如:「芙蓉如面柳如眉」,是說臉龐像荷花般的美麗;「出水芙蓉」的「芙蓉」,指的也是荷花。我文不對題,當然落榜。其實現在仍很少人稱「荷花」為芙蓉,所以有人和我一樣就習慣的把木芙蓉簡稱為芙蓉了!

後來,有人送我一棵木芙蓉的樹苗,妻把它種在一樓的空地。到了秋天,驚喜的發現冒出了許多花苞。然後,在一個微風的早晨,發現幾朵純白的複瓣花朵,微微的顫抖著身軀,迎著早晨的陽光綻放,清新至極!

到了中午,赫然發現潔白的花朵,竟然轉成嬌嫩的粉紅,依然美麗。

黃昏,嬌嫩的粉紅又轉成了艷麗的大紅,最後整朵終於萎縮在她的花托裡。

生命的盡頭,卻是在她最輝煌的豔紅時!這種結局,令人震撼,也令人感動!

一朵花只有一天的壽命,我終於了解:一棵開花的木芙蓉,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花苞同時存在著!因為她要每天重演一次綻放及凋零的戲碼,來提醒你——生命是如此的短暫,卻又生生不息!

所以,明朝詩人徐霖,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木芙蓉的:「冷淡秋光不自禁,臨風多少欲開心;城中桃李笙歌地,誰問寒江幾許深?」

二○○五年十月,一趟九寨溝之旅,路經成都,發現當地到處都是木芙蓉,甚至以木芙蓉作它他們的市花。據說,這事得要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蜀。當時蜀主孟昶寵幸妃子徐氏,賜號「花蕊夫人」。一說是因為貌美如花;一說是因徐氏甚愛木芙蓉,因此蜀主不但賜號,還下令遍植木芙蓉。以成都自古就有「芙蓉城」的美名來看,後者的說法似乎較為可信。

在台灣,新竹北埔種了許多複瓣木芙蓉。如果有機會秋天造訪北埔老街,別忘了注意它們美麗的身影。

在台北,住家附近的成功國宅裡,原本也種了許多木芙蓉。秋天的早晨,國宅的長輩,三三兩兩的坐在花下的長椅聊聊天,或者靜靜地呼吸著帶有花香的空氣,倒也一片溫馨景象。

只可惜,去年被剪了枝條,今年雖重新長出了新枝,卻不見花的蹤影。或許花在明年就會再開吧?只能這樣的期待著!

另外,台大校園裡的幾棵木芙蓉也甚漂亮!

後來,幾次的島內旅遊,發現台灣很多山坡地,也都長滿了台灣原生種的木芙蓉,不過她們是單瓣的,而且是野生的,與複瓣的木芙蓉相比,還多了一份野逸的氣質。

關渡的野鳥公園,也有幾棵單瓣木芙蓉,很值得大家前往觀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