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小常識】 揚州八怪(上)

陳牧雨 |2013.12.10
1795觀看次
字級
圖/陳牧雨

揚州自隋唐以來,即以經濟繁榮而著稱,富商大賈,四方雲集。經濟的繁榮,也促進文化藝術事業的興盛。各地文人名流,彙集揚州。

這種經濟繁榮及文風鼎盛的狀況,在歷史的演進之下,有時雖也遭兵禍破壞,但很快都會恢復盛況。有清一代自不例外。

清代中期,揚州也因經濟繁榮而聚集了不少畫家。其中有八位,不管在行徑或畫風上,都獨樹一幟,因此顯得特別耀眼獨特,畫史上稱為「揚州八怪」。

然證之畫史著述,不同版本所指八人略有不同,又有一說認為不只八人,有的記述為十五人之多。因為有人認為「八」只是個略數詞,並非絕對的數目。

由於清代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是記載「八怪」較早而又最全的著作,所以一般人還是以其所提出的八人為準,即:汪士慎、鄭燮、高翔、金農、李、黃慎、李方膺、羅聘等八人。然亦有人加入華喦、閔貞、高鳳翰、李葂、陳撰、邊壽民、楊法等,而不局限於八人。

這些畫家,雖風格各自顯明,然亦有其共通之處。大體上來說都繼承宋、元以來,特別是明代徐渭、陳淳和明末清初的石濤、八大山人等寫意的傳統,但又從傳統中另闢蹊徑,別具一格。

今舉例略述如下:

汪士慎:號巢林、溪東外史等,安徽休甯人,寓居揚州。工分隸,善畫梅,墨淡趣足。晚年一目失明,仍能為人作書畫,自刻一印「尚留一目看梅花」,後來,雙目俱盲,但仍揮寫,署款「心觀」二字,著有《巢林集》。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曾當官十年,後辭官,於揚州賣畫為生。善畫蘭竹,書法則綜合草隸篆楷四體,寫來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稱「六分半書」。他以黃山谷筆致增強作畫的氣勢,以「亂石鋪街、浪裡插篙」,來形容其書法的變化與立論的依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