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世界級佛教新建築「佛陀紀念館」昨天舉行盛大啟用典禮。馬英九總統特地前往參加啟用並祈福!歷經十年建設的佛館,將連續八天舉行落成系列活動。這不但是台灣佛教界的一大盛事,且能讓舉世大眾藉由禮拜佛牙舍利,人人「心中有佛」,由人心的淨化,帶來社會的祥和與世界的和平
佛陀紀念館不是屬於佛光山的,也不是屬於佛教的,它不只是一個佛教的聖地;佛陀紀念館是屬於全世界的,是十方共有的、是全球精神的重大地標。其內涵深具文化性、藝術性、社會性、道德性,可以淨化人心,安定社會、和諧秩序、提升道德,成為人心中仰望的聖地。
佛陀紀念館的落成,有助於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星雲大師心中有佛,也有中華民國,所以大師說:「台灣很小,在世界上沒有名氣,常被看不起;但佛陀很大,信眾散布全球各地。我期盼未來國際因佛陀紀念館,知道台灣在哪裡!」
建佛陀紀念館第一個目的,不僅供養佛陀的真身舍利,更重要的是結合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讓佛陀的弘化偉業與事蹟再現人間,使之成為全世界人類的精神指標。這就是昨天的啟用稱為「祝福世界和平兩岸和合典禮」的主因,佛陀紀念館將成世界和平的象徵,兩岸和合的指標。
第二個目的是安定社會、和諧秩序。佛陀紀念館的核心珍寶,是奉納世間少有的佛牙舍利。佛陀一生倡導眾生平等,在平等的精神之下,人類追求和平的目標才能達成。佛光山興建「佛陀紀念館」正是希望透過供奉代表佛陀威德、智慧的法身舍利,讓人們在禮敬佛牙的同時,能夠開發自己清淨的佛性,並為人間注入善美與真心,帶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所以星雲大師說:「大家若對選舉很厭煩,歡迎到佛陀紀念館來。」
第三個目的是精神的提升。佛陀紀念館讓朝拜者能啟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昨天的典禮中,人人臉上無不流露出歡喜、感動的神情,寒流發威中陽光卻露臉了,照在每個人的臉上像鍍了一層佛光,莊嚴肅穆中有著歡喜感動,這就是佛光普照。在啟用典禮中,人人不只是恭敬合掌,還生起歡喜心、道德心,學習著佛陀的慈悲、智慧,這就是法水常流。
第四個目的是文化藝術的。佛陀紀念館是一座融和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具有文化與教育的積極意義。如運用「時光膠囊」原理規畫的四十八座地宮,收藏具當代性與紀念性的文物,將來每百年開啟一座地宮,完整開啟需四千八百年,堪稱「耗時最長」的文物展;且館內設有「佛教地宮還原」常設展,讓民眾在佛館就能認識全方位的佛教地宮文物。
第五個目的是融合。為什麼選在昨天啟用?一方面做為慶祝國家百年的禮物,一方面選在西方耶誕節。昨天的典禮中,有各宗教代表歡喜參加,由此可見佛光山的包容與融合。
歡迎社會大眾至佛陀紀念館參訪,心中有佛法,煩惱會消除,福慧會增加,人格會擴大,生命也會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