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財童子拜別「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後,即往「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處訪得「菩薩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
據經文記載,「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曾為「善伏王子」,其父「勝光王」統治寶光世界中的寶莊嚴王城。其城人民壽長,但惡行難調,勝光王為有效地對治,建立高廣之監獄並輔以極刑。
一日,善伏王子遙聞獄中囚犯楚毒之聲,便入牢獄,見諸囚犯受杻械、枷鎖之刑,或火燒,或斷筋骨之苦。善伏太子心生悲愍,向勝光王請求赦免。卻被臣子誤諫有謀反之舉,勝光王便將太子監禁死獄中。
勝光王誅子心意已決,王后知道求情無望,退而求其次,希望能為善伏太子廣設供養,以求來世善緣。
王后在都城北方日光園林行大布施,時有「法輪音虛空燈王如來」及諸天王、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王等一切聖眾前來應供。
法輪音虛空燈王如來於會中現大神通,說法演教,令諸眾生隨類各解。善伏太子在如來法音中證得「菩薩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並發願生生世世救度一切眾生。
〈慈容三十九現〉版畫、偈語內容與善財童子所拜謁無關。版畫以偈語「家肥國富小兒嬌」和「爭見黃鶯下柳條」為意象,版畫右側為白衣觀音端坐於几上,如一慈母看護小兒;左側孩童手持淨瓶於柳樹下嬉戲,樹下綴有一飛鳥,為整幅構圖增添不少趣味性。
此處偈語以楷書為表現,偈語內容為:「道泰時清才子貴,家肥國富小兒嬌;不因紫陌花開早,爭見黃鶯下柳條。」
此偈為禪師以「世尊機緣」為頌古之作,收錄在《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一。
作者宋代安永禪師,號木菴,師承懶庵鼎需禪師,並得其印可。晚年住福州鼓山,有鼓山木菴禪師之稱,《續燈存》、《五燈全書》、《續燈正統》有傳。
據禪典所載,一日世尊陞座,大眾來集,文殊菩薩遂言:「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隨後,世尊便下座。
原本的一場法宴被文殊菩薩的「如是諦觀」給點破了,所以世尊下座。
安永禪師參謁懶庵禪師時,師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不得向世尊良久處會。」隨後懶庵禪師一喝,永安禪師倏然契悟,作禮,言:「不因今日問,幾喪目前機!」
道泰時清,紫陌花開,柳下黃鶯,法宴所言,盡在其中,且讓我們啜飲一口諦觀法水,品嘗無言之言、法味禪湯,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