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鶴樓的故事】(2) 十年堅持 換取長輩自在與尊嚴

李如定 |2011.10.13
1119觀看次
字級

圖/崧鶴樓提供



過去的高雄縣政府成立崧鶴樓時,原本立意僅提供身心健全的老人進住,但隨著時間的流轉,很多住戶長輩的身體開始出現老化、病痛,甚至連日常生活都無法完全自理,礙於規定,必須請長輩遷出,或轉介至其他的養護中心。

一些長輩已經習慣崧鶴樓的環境,和工作人員之間產生深厚情誼,甚至早已超越親生子女,更重要的是有佛法為伴。為了可以繼續留住在崧鶴樓裡,有的苦苦哀求、有的長輩生了病也隱忍著不敢說,害怕被送回家無人理睬,或被送進其他養護中心受到冷漠的對待。

「老、病、死是自然現象,當老人有了照顧上的需要,就該滿足他,而非驅離他。」當時的主任黃美華於心不忍,決定力挺長輩。她先開闢了幾間特別房,讓需要住院或開刀的長輩可以安心到醫院接受治療,出院後照樣可以回崧鶴樓休養。對於自然老化的長輩,也為他們打開方便之門,加強護理站的服務,並代為篩選看護人員,長輩終能安心、安住了。

病床和輔具的加設、護理及看護人員的聘任,對黃美華而言都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法令的問題並不容易過關。

中央和地方政府年年在相關會議中提案,而受政府委任研議的諸位學者專家們,持否定意見者總是多於肯定者,堅持只要長輩的健康條件不符,便該強制遷出,否則有違「老人公寓」之名。

歷經近十年、三屆主任不屈不撓的堅持與努力,加以社會福利服務觀念的演進,終於有學者認同以「居家照顧」模式看待崧鶴樓的創舉,長輩自在生活與尊嚴老化的期待終於獲得保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