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結合台灣扶輪社資源,上月組團到蒙古為唇顎裂患童義診四天,昨天整理出此行的成果,有二十六人重展笑顏,家屬淚眼道謝,表示「生理疤痕修復了,心理傷口也癒合」。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台灣天母扶輪社、國際扶輪社等資源,與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共組「用愛彌補」醫療團,八月二十一日抵達蒙古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市的蒙古兒童大醫院,醫療團團長羅綸洲說,義診包括唇顎裂修補、唇鼻修復及植骨手術,完成後復原狀況良好。
患有罕見第二號顱顏裂的納葛立,去年就接受義診團第一階段的外觀修補,今年再做鼻整形手術。納葛立長高了,變得更帥氣,也多了笑容;以遊牧為生的父親說,他脾氣變得比以前好,出門不用戴口罩,不會遭到嘲笑,全家人都放下心中大石,花四天時間跋涉到醫院,很值得!
十二歲的小女孩愛瑞安圖雅,總是面帶微笑,不怕生地與醫療團員打招呼,雖然外唇及顎裂已經接受修補,但鼻子明顯歪偏,常受同學嘲笑,她很期待可以變漂亮;手術前,她表示未來想當數學老師,在看到手術後自己外觀得以改變,感動得說,長大後想當醫師幫助更多人。
「到現在都很難回想孩子手術前的遭遇。」一位患童母親哽咽地在感恩茶會上分享,她說:「孩子是我們的希望,當我看到孩子患了唇顎裂,心都碎了,但在他接受手術後,我們都感謝台灣醫療團隊改變小孩的人生。」這種愛無國界的行為,讓她也想成立基金會及家長自助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