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滿穆 |2011.08.21
566觀看次
字級



時間:二○一一年六月

與會:美髮造型師十二人

地點:熙格沙龍北投分店

帶領人:林玉霜

帶領人:茶梅好吃嗎!大家看到福報上的專欄文章〈泡菜啟示〉,阿平送自製的泡菜給朋友阿國與阿立,兩人的反應完全不同哩。

琇琴:我會先當阿國給予建議,再當阿立給予讚美,因為阿平還有可進步的空間。

小智:我像阿立,收到禮物要先講一些好話才對。

帶領人:如果你是阿平的話,你會喜歡送東西給誰!

憶綺:我還是會送給故事中的阿國與阿立,人當然都喜歡聽好話,收禮物的人大多都會說:「足好!」但是我也在意阿國適時提出的建議,否則無從改進。

帶領人:換一個角度,通常你收到禮物,都是什麼反應?

心怡:我們很多客人,蠻多都會送地方名產來,我一定會在他面前嘗一口,表示對他的感謝,然後讚美他。人是互相的,別人送東西給你,你還是要有所回應。

帶領人:剛剛聽到有人傾向阿國,有人傾向阿立,未來你覺得要怎麼樣做比較好?

憶綺:如果有人送我禮物,我會先讚美,對方若再問我有沒有建議,我才會適時提出來。以前在家,覺得媽媽煮的菜都差不多,現在住外面,除了便當還是便當,回想起媽媽的愛心菜真的好吃,所以休假在家時,常稱讚媽媽手藝好,媽媽也感到欣慰。

帶領人:說得真好,我們最親近的家人,往往聽到的是最直接、不保留的評語,常年辛苦的母親,我們應多表達對她的感謝。

洪總:在家裡用餐時,我曾經給太太評語:「這道勾芡做得不好」,她火大了,說:「洪先生,如果你不喜歡吃,可以到外面去吃」;我想這句話如果接得不好,一定會吵起來,我機伶地答說:「好,你就幫我搬到陽臺去吃也可以」,其實我不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只是我知道要給人建議不容易。

帶領人:在「施」與「受」之間,你會如何展示智慧?

洪總:十幾年前,有機會回南部,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順道去看媽媽,媽媽很開心,拿出我小時候喜歡吃的咁阿糖跟蜜餞,我說:「媽,我這麼大了,不吃這些東西了!」當下我媽一臉失落、落寞,那表情是說:「哦,好吧!你不需要了」。在回程的車子上,我愈想愈難過,於是停車在路邊打電話:「媽!那些糖果跟蜜餞幫我留著,我待會兒回去拿。」我突然體悟到,人年紀大了,真正存在的價值是「被需要」,兒女在父母心目中,永遠都是小孩永遠疼愛,如果連這份基本的疼愛,你都不需要了,媽媽感覺她沒有價值了。從那次之後,我學會常常打電話跟她撒嬌,以前,我不重視人家的「給」,現在好好去回顧,我們怎麼成長的,一路走來,給我們的人太多了。

帶領人:我讀了這則〈泡菜啟示〉之後自我檢討,記憶中我從未像故事中的阿立一樣,收到禮物之後會主動打電話道謝,於是我衝去買了幾盒宜蘭餅,送給曾經送我禮物的朋友們,並感謝他們時常想到我,連出去旅行都記得買禮物給我。您收到禮物時,是如何給予贈禮者回饋的呢?

洪總:我姊夫是個果農,種蓮霧跟棗子,他一直在培育新品種,從黑珍珠、黑鑽石、黑金剛到八掌蓮霧,這當中有我一份功勞。

當初他在試種的時候,沒人看好他,都跟他說:「這個一定不行的」,只有我說「哇,姊夫你才剛試種就這麼好吃,將來一定不得了! 」後來,他就衝著這句話努力再努力,每一年你們也都有吃到他收成的果實。在互相給予中,慚愧的是,我所能給予的比較少,學習「給」,應該也是人生路上的一大課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