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讀書會「2012年絲路閱讀之旅」-6 醉臥沙場君莫笑

滿穆 |2012.10.02
1346觀看次
字級
丹霞觀止 圖/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提供

酒泉古稱肅州,張掖古稱甘州,這是甘肅省名的由來。

以前讀歷史,知道漢代有一位抗匈奴名將霍去病,但不知道酒泉這個地名因他而取,「西元前一二一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大獲全勝。武帝賜御酒嘉賞,霍去病認為功勞是全軍將士的,人多酒少,所以把御酒倒入金泉中,與三軍暢飲,從此金泉泉水便帶有濃郁的酒香,於是有了酒泉這個地名。」

在酒泉勝蹟,應當是該遙想大漢雄風,豪傑英姿颯爽的快意場面。但我卻有另一番心事,為什麼英雄出少年,勇武的霍去病年紀輕輕在二十三歲就過世了?這麼年輕就走了,死前會不會還留有幾許遺憾?

一代明君漢武帝,到了晚年,因為恐懼死亡,更加迷信方術,極力追求長生不老。且由於他好大喜功,晚年連年戰爭及苛捐亂政,國民經濟陷入困境,社會動蕩不安,全國各地接連爆發農民起義。他頒下《輪台罪己詔》反省自己的施政錯誤 。

歷代帝王將相爭戰沙場,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卻解決不了對生死的無奈與恐懼,也不知為民謀福,死後,還要將罪惡愧疚帶到棺材裡去。

能解開生死之謎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問百世 難明

帶著感喟轉往下一站——張掖大佛寺,正好為霍去病作回向。大殿前的楹聯「睡佛長睡睡千年長睡不醒 問者永問問百世永問難明」,導遊小張先生請我們用心去參究。

身旁的麗鈺淚水滴滴而落,我關心看著她,她喃喃地說:「我也不知道怎麼了!」我們肯定麗鈺過去生跟大佛寺必定有很深的因緣。

張掖大佛寺,創建於西夏王朝(西元一○九八年),是西夏的皇家寺院。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明、清兩代都有多次修繕過,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西夏建築。之所以稱為大佛寺,最主要是寺內的大佛殿有一個身長約三十五公尺的釋迦牟尼涅槃像,這佛像是木胎泥塑,彩繪金描,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

小張先生細細引導我們參觀,寺院由牌樓、山門、大佛殿、萬聖殿、藏經殿、配殿、土塔等組成,建築群規模相當龐大,三門七樓式的牌樓在西北地區非常罕見,大佛寺集建築、雕塑、壁畫、雕刻、經典為一體,可稱得上是佛教的藝術博物館;大佛殿是全寺的主體建築,高二○.二公尺、寬四十八公尺、深二十四.五公尺,臥佛身後塑有十大弟子,兩側有十八羅漢,據傳說,元世祖忽必烈是在這所寺院誕生的。

張掖 攬奇景

傍晚前轉抵張掖著名的丹霞地貌區,丹霞地貌,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所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觀賞丹霞奇景,大自然的美妙旋律在眼前弧線滑動,看著看著你會覺得好像自己也能拾起紅褐色的彩筆,加入以大地為畫布的彩繪仙子行列,線條真的很簡單,就像小時候畫天上的彩虹、女娃娃裙上的花邊。而且畫完你就可以在這裙襬上飄啊飄、盪啊盪,但是不許頭暈,因為有太多相機鎂光燈在閃爍,嘴角要上揚呈U字型,化身為這畫布的一段曲線。

導覽員是二十四歲的張掖姑娘黃麗娟,天天身處此地享受愜意美景,她做了首詩送給大家:「張掖丹霞似美女,不塗胭脂滿山紅,天下奇觀無計數,一覽丹霞飽眼福。」

晚餐照例是典型的西北風味麵食,一路能有素食使用,實在感激不盡。

晚上搭乘臥鋪火車前往天水,約九百公里的路程,有了上次經驗,這回我們從容多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