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的長城姚明,上月宣布「退役」,雖非意外,卻仍是眾所矚
目。聽著CCTV直播姚明在記者會上說著感謝詞,想起他說過的一句話:「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姚明努力過,當然也成功過,現在毅然選擇了放下。
我們並非人人是姚明,但努力與放棄的抉擇,肯定都有過。尤其修道人要想成就道業,定要發精進心,憑著一顆堅強不懈的心志,勇往直前,「精進不一定馬上成就,但懈怠肯定墮落。」
精進前要認清目標,好比你想吃飯,卻去煮沙子,生火、打水、劈材……,忙了一圈,沙子仍然是沙子。倘若一開始就選擇米粒,忙在對的地方,自然有熟飯可吃。過去有個和尚與殺豬的屠夫為鄰,當清晨人們還在呼呼大睡之際,和尚已起身做早課,開始一天的修持;屠夫也磨刀霍霍,準備早市要賣的豬肉。和尚與屠夫都很精進,但忙的方向不同,結果當然有別。
菩薩精進有三種方式: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和饒益有情精進。
披甲好似武士披上戰甲,往前殺敵。在對治內心煩惱習氣時,要有對抗敵人的決心,日夜不懈,是為「披甲精進」;做善事和修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但絕不氣餒,依然積極進取,是「攝善法精進」;心甘情願的為一切眾生服務,即使困難重重,也不感厭倦,就是「饒益有情精進」。《寶積經》云:「是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
大陸拍攝了一部電視劇《鑑真東渡》,描述鑑真大師受日本僧人的懇求,發願東渡日本傳授正規戒法的事蹟。一開始因時有海難發生,弟子多不贊成,然而鑑真大師為弘揚律法,信心堅定,終於感動弟子追隨。
然東渡過程中,困難重重,不僅有人密告官府,還屢遇船難等,前後十一年,經五次失敗,鑑真大師仍誓言:「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當第六次出海,登上日本時,鑑真大師已是雙眼失明的六十六歲老僧。大師弘法度眾,勇猛不退,是為大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