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中年女性的真實故事,或許你聽著聽著也會有似曾相似的心情:常常,她會想起住家巷子口的那盞路燈。
住鄉下那段日子,為了生活, 她的日與夜都是處於征戰狀態,她必須半夜兩三點才能回家。那條每天回家必經的小路,又長又偏僻又彎曲,尤其有好長的一段,兩旁都是靜默詭異的墳堆,就算人坐在車子裡面,還是會感覺每座新墳與舊墳都離人很近很近。
孤獨又疲憊的半夜裡,膽小的她都是在驚駭的情況下,快速的猛踩油門一路衝過去的。小路的盡頭轉角就是大馬路,雖然還是人車稀少,但至少離家近了。
她喜歡這個轉角,也特別依賴轉角這盞造型特別的路燈。她總是在遠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以及它發出的橙黃、溫暖的、向上折射出美麗線條的燈光。
每天晚上,第一個迎接她回家的就是它,「它是盞多麼迷人的路燈啊」──她常常在心裡讚嘆且感謝著它。每天夜裡,當她衝出墳墓群時,心裡總是期待著看見那令她安心的燈光。沐浴在它的美麗光暈下,成了她最大的安慰。經過路燈時她總是在心裡對它說聲:「晚安!」這樣的日子過了好些年。
這一天下午,她提早回家,又從轉角經過了,她高高興興的抬頭跟她的路燈朋友說:「日安」。就在電光石火的一眼,她驚詫得差點握不住手上的方向盤,
定了神出了馬路,把車停在路邊,不死心的又朝那盞熟悉的街燈打量著:一隻醜陋的、破舊的、褪了色的垃圾桶,用一種可笑又可憐的姿勢趴在街燈燈管上。
原來「那橙黃的、溫暖的、向上折射出美麗線條的燈光」,是透過破損垃圾桶的裂痕所造成的效果。
路邊的她,忽然覺得悲哀起來,心裡的滋味不知如何形容。醜陋破舊的垃圾桶,藉夜晚的掩護,隱藏自己的空洞,憑恃著路燈,映襯出動人的光。
多年來,她是那麼的信賴它、感謝它;然而這道讓她安心、給她溫暖的美麗光芒,卻是假的!
垃圾桶沒有罪,它曾給過她無比的安慰,她的感傷,是來自於對自己景況的自憐──為什麼,她這輩子一直遇到看似美麗懾人的光芒,到頭來,卻只是個空洞醜陋的破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