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於台北竹圍淡水農場起跑的「唐寶寶夏令營」,是專為唐氏症學童舉辦的活動,也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這幾年的暑期傳統活動。曾當過輔導員的學長姐,會在夏令營中帶領一、二年級的學弟妹,體驗當義工的美妙滋味,是特有的經驗傳承,且要一對一輔導,總召何佩蓉說:「這是與一般在學校實習不同、要和特殊兒相處四天三夜的『超累』體驗,不過,保證有很多收穫,絕對開心。」
主辦單位唐氏症關愛者協會與唐氏症基金會,將今年主題定為「馬戲團」,參加的唐寶寶都要當快樂的小飛象。師大特教系出動二十名工作人員和三十六個輔導員,為唐寶寶設計減重、繪畫、勞作、拍球、大地闖關等遊戲課程,另外還有生態導覽與惜別晚會,他們要讓唐寶寶學會日常生活自理、獨立、不過度依賴父母、正確溝通方式以及訓練肌耐力,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被愛得更多」。
有效了解孩子需求
在課程設計上,連續參加三年營隊、今年即將升大四的何佩蓉說,這些孩子與自閉兒最大不同,是敢表達自己,盡管到陌生環境,一開始可能身體不適,會嘔吐、不舒服、不敢講話、害羞,但是熟悉後,開朗本性就顯現了。所以,義工會安排他們畫畫、做沙鈴、拓印、萬花筒,多數孩子回家後會將作品秀給親友看,炫耀一番,對於自己能做出東西,有很大的滿足與成就感。
從輔導員、工作人員,一路當上總召集人,何佩蓉累到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她說可能比帶一般孩童的營隊累上好幾倍。
然而,成就感與責任感也是加倍的,「在這裡,我們發現,像過去那樣只和家長談孩子生活自理狀況,是不能有效了解實際情形的,例如一位媽媽說自己的寶貝很厲害,可以自己洗澡、洗頭!事實上卻是抹了沐浴乳在身上,很多地方都沒沖掉,平時在家有媽媽幫忙洗,在夏令營卻狀況百出,只能靠大哥哥、大姐姐幫忙。」說起幫小朋友洗澡,何佩蓉笑說:「我也還沒當父母啊,從來沒幫人洗過澡,一開始很彆扭,後來把他們當弟妹,就覺得是義務,感覺自己有責任!」
輔導唐寶寶,問題多多。何佩蓉指出,性情好的孩子一見面就黏著輔導員,主動要抱抱,還會說:「姐姐好漂亮!哥哥好帥!」而依賴性高的孩子,光是走路時就會賴在地上,要輔導員推著走,哄了很久,還是走一段坐一段;這次她們甚至遇到唐氏症合併自閉症的孩子,整夜無法入睡,拉著輔導員說話到天亮,雖然身體疲累,但能看見唐寶寶進步、成長,還是令人欣喜。「當你觀察到,孩子一開始遇見老師不打招呼,刻意躲避;營隊結束後,不只會說老師好,還從需要姐姐幫忙穿褲子,到可以一起完成這個動作,最後學會自己穿的成長過程,就會覺得努力、操煩是值得的;能很快看到個案的改變,是特教老師可遇不可求的事。」
何佩蓉的爸媽最初不贊成她就讀特教系,然而,每年營隊結束後,和爸媽分享各種有趣的經歷與感動時,爸媽就會覺得特教生與一般的印象不同,原來這麼可愛,現在都會蒐集身邊的特教資訊,反過來分享給女兒。
從小動作看見成長
同樣擔任總召的大四生柯雅馨也有所感,她說,幾天接觸下來,覺得實際與唐寶寶相處所學到的,比課本上的抽象描述還有用,甚至比申請到學校擔任資源班老師收穫更大。
柯雅馨本來以為會像學長姐一樣,一接觸就大受感動,但她踢到鐵板。「當時我帶到的是一百八十公分、體型壯碩的自閉兒,他完全不理我,也不和我互動,讓我很挫敗,等慢慢適應彼此,了解他們要表達的意涵,才能建立友誼。」活動結束後,輔導的自閉兒主動向她示好,讓她大感意外,後來幾次,更有別組的唐寶寶愛上她,不理自己的輔導姐姐,把場面弄得尷尬,只得哄「不乖乖上課就不可以見面」;在惜別晚會上,每個被輔導的唐寶寶,不論最初怎麼討厭輔導員,最後都抱著哭,拚命說我愛你,捨不得分開。
互動中,柯雅馨認知到,照顧特殊兒要有耐心,任何小動作都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因為「總是不和人講話的孩子,突然叫妳的名字、喊大哥哥、大姐姐;不懂禮貌的,忽然說謝謝;怎麼叫都不搭理的,莫名其妙勾住妳的手;還有第一天只會呃呃叫,第四天卻會說含糊的話;吃飯都不懂排隊,後來知道守規矩的,這些全都是他們的努力!也讓我們看見特教的未來與希望。」
一對一貼近輔導
在師大特教系學生中,還有人連續三年擔任輔導員,樂此不疲的,胡瀚勻就是其中之一。胡瀚勻說,唐寶寶的反應令人愉快,例如相處熟悉後,當他和別的學童說話,自己的唐寶寶就會吃醋;教導得好,他們還會幫忙拿包包。
胡瀚勻在活動中的體會有別於其他人,「父母及老師不該過度保護他們。有的唐寶寶會試探大人底線,好比把背包扔地上,迅速逃開,若我心軟,幫她拿一次,以後她都不自己拿了。當我改變態度,堅持有些事,如生活自理,他們不能總是依靠別人,實際上他們會懂,也可以學。」
很多關懷性營隊,採一個老師帶八個孩子,但胡瀚勻說,唐寶寶夏令營卻是一、二個老師帶一個孩子,他因此能深入貼近特殊兒,挖掘到令人雀躍的肢體訊息,「一般人不了解特殊兒,是因為他們表達想法的方式太難理解,可是我發現,有的自閉兒拍打脖子、繞圈圈是生氣的意思,某些唐寶寶大力擤鼻涕和發出『圓仔(台語)』的聲音代表不高興,一直笑就是非常開心,不僅懂得和他們溝通,也明白過來人說的,各種障別、不同的孩子,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去互動、教導,特教的學問很大,專業要求更比想像的高。」
闖關遊戲很難忘
夏令營讓大專義工收穫滿滿,唐寶寶又有什麼感受?表達能力比較好的高二生雅琪說:「夏令營很好玩,每年都要媽媽幫我報名!這裡有很多想念我的人,有我姪女和大姐姐,我在這邊學到怎麼玩闖關遊戲,還有減重的知識。」
比一般唐寶寶成熟的雅琪,很興奮地表示自己平時最愛吃炸雞、薯條、可樂,想到剛才老師所教,那種東西不能多吃,會變胖,就立刻強調「我愛吃,但是只能偶爾吃!」她還記得老師說,要多吃蔬果、多喝白開水。雅琪另外在識別證後放一張巧克力的圖畫,她說:「雅馨姐姐愛吃糖果,可是我要阻止她,怕她蛀牙、發胖,因為我很關心她。」
將升國二的莉竺比較害羞,遲遲不敢說感受,只是一股腦兒甜笑,她的笑容總會逗樂輔導員。好一會兒,她才輕聲的說,最喜歡上減重課,搶答很好玩,而連續兩年報名營隊的理由,是可以學唱歌。不只輔導員喜歡她,她也喜歡輔導員,覺得輔導姐姐很可愛。
唐氏症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雅蘋說,唐寶寶是基因染色體突變,通常併隨許多疾病,最常見的如自閉症,而唐寶寶的共通點,是中重度以上的智能障礙、易熱、怕累、肌耐力不夠、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相較一般人來說,容易被歧視、不被接納,所以,雖然常被家長保護著,卻又渴望被認同和被愛,夏令營剛好滿足他們的渴望,才會這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