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古習俗】六月六 家家晒紅綠

常書偵 |2011.07.05
778觀看次
字級

「六月六,家家晒紅綠」,是中國舊時民間廣泛流傳的一句俗語。意思是說每當進入伏天,天氣就變得悶熱起來,雨水也隨之增多,空氣變得十分潮濕。因此,趁著農曆六月六左右天氣晴好的日子,家家戶戶便開始把紅紅綠綠的衣物、棉被拿出來曝晒一番,除霉去蠹,這就是一般所說「晒伏」。

通常這天早晨,家裡的男人負責在房頂上、院子裡和家門口,只要是陽光能夠晒得到的地方,拉上繩子,支起木板,搭起木桿;接著,女人們便將存放在櫃子裡的衣物、棉被統統抱出來,一件一件掛在繩子上,搭在木板和桿子上。待太陽的炎熱勁道一上來,這些五顏六色的衣物、在火暴陽光的照射下,看起來滴溜滴拉的,很是熱鬧。

「河有寬窄,人有窮富。」一般人家,只是晒晒衣物;而一些殷實人家,不但要晒衣物,還要將古玩、字畫等珍貴的家藏寶貝小心地取出來,在院子的一角晒一晒,讓陽光給殺殺菌、消消毒,當然這些不會明目張膽,晒在家門口輕易示人。

還有的老奶奶,則喜歡把半個世紀前自己的嫁衣拿出來晾晒,讓年輕人開眼界;也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家,還要把兒女給自己提前準備的送老壽衣也拿出晒一晒,那些很有些明清味道的長袍馬褂、瓜皮帽、黑筒白底布靴,還有那種閃著紫幽幽藍光的褥子,讓人看了,難免產生人生苦短之歎;再就是那些藏書迷和書香世家,會把櫃子裡的書全抱出來翻晒,趕走蠹蟲以求長期保存。

人的衣服要晒,神的衣服也要晒。神廟管理人員會在這一天,敬謹的將廟宇裡神像的「神衣」分批請下來,讓炎炎的太陽曝晒一番,人們稱這天為「晒袍會」,直到近黃昏,再將晒好的神衣收下來給神像穿上,並且擺上供品上香叩頭,善男信女還會打起扇鼓,祈禱保佑夏季平安——不鬧洪澇災害。 

除了衣物外,在農村,也要晒家中儲藏的麥子、稻穀、玉米和五色雜糧。因為經「晒紅綠」以後的糧食,就不會再轉潮發霉了,而且陽光也會將附在糧食上的蟲卵殺死,糧食就不會生蟲子了。所以民間又有「六月六,晒五穀」的農諺。

衣物要晒、糧食要晒,騾馬貓狗也要晒一晒。清人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載:此日「至於騾馬貓犬牲畜之屬,亦沐於河。」正所謂:「六月六,貓狗浴。」家裡有牲口和貓狗的人家,這一天是一定要把牠們統統拉出來洗澡清潔,然後在太陽下晒一番,避免牠們身上長蝨子得皮膚病,使毛皮光滑。這既是對動物的關愛,也是對家人的一種保護。

這樣晒太陽的畫面現在是少見了,除因有了烘衣機、除濕機、乾燥劑、防潮箱等的科技產物代幫忙代打外,在一屋難求及高樓大廈的公寓式房子裡,哪來地方讓家當接受日光消毒;而動物阿狗阿貓身上的蝨子,則有藥物及獸醫美容師來幫忙。太陽公公只好閒閒晾在天上啦。

但,回頭一想,古人實在是有夠聰明的,早就知道利用免費的太陽能來當助力,而且相對今日大力呼籲的節能減碳來說,大可以將古人冠為環保先鋒呢!

回到主題,六月六除了晒紅綠,還是「姑姑節」。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團聚,此習俗據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相傳晉卿狐偃驕傲自大,活活把親家趙衰氣死。女婿懷恨在心,預謀報復,在探知狐偃六月六將大大舉行慶壽的消息後,便決定在壽宴上乘機刺殺老泰山,為父報仇。

但此暗殺計謀被妻子知道了,趕回娘家通風報信。後來狐偃承認是自己錯了,不但不怪罪女婿,並當眾道歉懺悔,而取得大家諒解。自此以後,每逢六月六,狐偃必將女兒、女婿接回家中團聚。

此事傳到民間,百姓紛紛效仿,在中國某些鄉下,至今仍流傳著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