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雲嘉南地區稻農兩、三百人昨天在立委陪同下赴行政院請命,針對稻穀收購市場亂象提出抗議與陳情。公糧收購部分,要求政府立即啟動濕穀公糧收購機制,增加計畫收購數量,且將佃農納入收購對象;非公糧部分,要求打破糧商壟斷黑市牌價。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為加強公糧收購,將延長申報期限到七月十五日,也補助運費調運濕穀,並放寬異地繳穀。關於增加公糧收購數量,陳武雄說,增加收購量,政府支出將隨之增加,且是否超過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以及政府能否處理增加的收購量,應審慎評估。
陳武雄指出,今年一期稻米市價不振的原因,在於因氣候因素稻穀總產量較去年一期增加十四點三萬公噸,約高出一成五。氣候亦造成中、南部地區普遍有未成熟的青粒米較往年增加百分之五以上,含水率亦比往年增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市場供給量增加及稻穀品質下降,造成穀價未因公糧價格調漲而上漲,反而下降了。
農糧署表示,本期作截至昨日,已收購公糧稻穀為去年同收穫進度的三點五倍。目前民間每百台斤濕穀價格介於八百九十至九百三十元間,比去年同期間價格略低,但以今年豐產觀之,顯見提高公糧稻穀收購價格具支撐市場價格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