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品格教育引起話題,許多父母開始思考在要求分數進步的同時,孩子的品格是否也跟著成長?畢竟成績是一時,品格才是一輩子。佛教相當重視品格教育,佛教徒受持五戒,便是最基本的自律品格。
五戒第一條是「不殺生」。殺生,就是殺害生命,包括自殺與殺他。在美國曾發生學生在校園拿槍亂掃射,造成多人死傷,仔細探究原因,偏差孩子都出自問題家庭,才會拿槍桿子來引起注意。世間男女爭風吃醋,為情而殺。少男少女初嘗禁果,墮胎殺了兒女……如果,問題發生前,多一些愛和教育,相信這些是可以避免的。
不殺生,最不能自殺。有自殺念頭的人,都以為死之後,一了百了。錯啦!據一些科學家研究自殺又被救回的人,他們說在自殺當下就後悔了,但已無法挽回。還有,自殺者的家屬,在意外獲知消息時,彷彿一把利刃突然插心,又深又痛。
有位母親的兒子為情自殺,當天接到通知的時間正好是晚上十點,她全身癱軟,趕赴現場,內心慌張徬徨,多麼希望那不是真的。當她到現場確認是兒子的瞬間,一路來的壓抑全崩潰,可是她無法責怪兒子,依然用愛呼喚,盼兒子回家。之後一年,每晚十點一到,這位母親便會不由自主的癱軟。
浪費生命,也是一種活著的殺生。今世能生而為人,肯定過去生中修了許多善業,怎能不珍惜。如果,虛晃度日,少年到白頭,這一生又有何意義呢?父母「生」下你,「命」的寬度與長度便要靠自己了。
不殺生,而要護生、延壽。怎麼說呢?這幾天有個重要的公共安全議題,就是才通車幾年的台灣高鐵 ,因抽取地下水日益嚴重,恐怕使用期將不足十年。高鐵一向強調高速,爭取時間,如今壽命卻最短,不是一大諷刺嗎?就像地球蘊育人類生命,卻也是人類減短了地球的壽命。
除了愛自己,去關懷大自然、小動物、公共建設,甚至小到珍惜一張紙、一隻筆、一口水,都是不殺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