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相思經
作者:林央敏
出版:前衛
或許有很多人並不知道:九○年代以降,台灣文壇的台語書寫已經越來越興盛;小說家林央敏,即是此中重量級人物。
繼二○○二年出版約九千行台語史詩《胭脂淚》,曾被譽為漢語文學最長一首詩,可說是「台語詩顛峰之作」。 九年之後,便是這部三十萬字長篇小說:《菩提相思經》。 去年此書撰寫階段,已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創作獎助,今年五月由前衛出版社辦新書發表會並隆重推出。 《菩提相思經》全書二十品(章),厚達五百七十頁,以一九五○年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鹿窟事件」為小說背景,細寫一個知識分子,一個熱血革命者歷經逃亡、悟道,及愛情的旅程。
故事裡不只敘述一場一九五○、六○年代人心恐怖、驚惶,慘絕人寰的鹿窟滅村事件,其中逃亡者自囚細節,更包含一場反獨裁、反殖民的失敗革命,一段超越世俗之淒美愛情,細細鋪陳主角深入三界有情眾生的情執修學法門。
此書以優美典雅台語文寫成,藉以反映一段隱蔽的戰後歷史,主題落實佛教人間菩薩修行,從風塵樸樸到看破紅塵,從流亡的險路到修道的洞門……是台灣文學中少見的一部關於革命悲劇,是將佛教修行法門納入文學的史詩型長篇小說,小說及評論家宋澤萊說,「因為有愛情故事,就不會覺得讀起來都是政治。」
近日台南國家文學館爆發黃春明演講,遭學者舉牌抗議事件,讓台語文書寫議題浮上檯面......台語能否書寫,有沒有作品出版,引起大家注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林央敏長篇鉅著出版,顯現處於邊緣的台語文書寫,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它絕不是才萌芽的文類,而是已成樹,看到樹上成熟的果實。前衛主持人用心良苦,不但為讀者設計了有聲書,隨新書附作者本人念讀的CD,還舉辦隆重的新書發表會,邀請大家一起來「聆賞」台語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