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41 司馬桑敦/野馬傳

應鳳凰 |2012.09.25
3530觀看次
字級
司馬桑敦/《野馬傳》(長篇小說)/香港友聯一九五九/自印版(台北文星)一九六七 圖/應鳳凰

王鼎鈞曾說:五○年代「三部最佳反共小說」是:張愛玲《秧歌》,姜貴《旋風》,以及司馬桑敦《野馬傳》。前兩部大家很熟,第三部多數人從未聽過,兩岸各版文學史也都漏掉它。箇中原因,可能是它很早就被查禁的緣故。

與同時期其他反共小說「寫作動機」大不相同:作者並非為討好政府而寫,而是為「反省」這場戰爭、「這段紅潮彌漫的歷史」而寫。《野馬傳》自序寫道:「我一路南逃,一路想著這場歷史的災難,想著為什麼我們失敗?…歷史巨流中每個人的反省,對於一個歷史的答案,卻未必毫無所補……唯因我對這段歷史有了這種『原罪』的意識,所以《野馬傳》所表現的正是一個悲劇……」

《野馬傳》前五章是一九五四年在台北動手寫的,一九五八年在香港《祖國周刊》連載,分三十六期刊完,隔年由香港友聯出版社初版,這時他在東京當駐日特派員。也許香港版有錯字,也許顧慮國民黨言論尺度,經作者一番修改,傷筋動骨大手術之後,一九六七年首次在台自費出版,印交「文星書店」發行。諷刺的是發行不到半年,同年底即遭查禁。國民黨中央黨部說他「挑撥階級仇恨,暗示顛覆策略」。此案給台灣文壇「反共文學現象」,留下一段教人哭笑不得的查禁紀錄,也留給研究者一個探討「文藝政策與文學生產」的議題。

本書作者雖男性,卻以女性第一人稱貫串全書。背景設在中國東北遼東膠東一帶。女主角牟小霞是一個剛烈、性格獨立,情欲自主的梨園子弟。故事推展過程,也是她從一個男人漂泊到另一個男人的過程,從抗日分子到共產黨員,「她在階級與醜陋的現實裡擺蕩,終至於兩頭落空……她為了生存的尊嚴,必須與傳統道德、家庭,甚至於男人的權力世界鬥爭」,結局以悲劇收場,牟小霞被判殺人,正等待最後審判處決時,小說即在此處戛然而止。

司馬桑敦,遼寧人,本名王光逖。生於一九一八年,一九八一年去世。早年在東北參加過抗日遊擊隊,軍中記者,坐過偽滿州國監牢。來台後當過海軍官校政治教官,也曾擔任聯合報駐日特派員,取得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著有《中日關係二十五年》、《張學良評傳》、《愛荷華秋深了》等。爾雅出版社於一九八二年為他出版了紀念文集《野馬停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