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花博不只為台灣增加不少國際能見度,也替國內舉辦國際博覽會的模式開啟多元化視野,不只人氣旺,而且商機無限。
回顧台北花博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研究國際博覽會舉辦形態多年的台北花博總製作人丁錫鏞表示,這次花博可說是「全民花博」,不只製作與企畫、執行團隊全都Made In Taiwan,更為國際博覽會寫下多項「第一次」的里程碑。
不同於其他國家舉辦國際博覽會或大型活動時,常會邀請國際團隊參與策畫,丁錫鏞說,此次花博製作團隊可說是完全來自於台灣,過程雖辛苦,但為了將台灣首次登場的花卉博覽會辦好,每個人都卯足全力。
既然名為國際性博覽會,國際遊客參觀人次也是代表國際能見度與展覽吸引力的重要指標。丁錫鏞表示,根據統計,一九八五年在日本舉行的筑波萬國科技博覽會,國際遊客比例約為百分之三點七;二○○○年於德國漢諾威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國際遊客比例是百分之七;二○○五年的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國際遊客比例為百分之四點六;去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則是百分之五點八。
以台北花博來說,當初訂的國際遊客比例,目標是百分之五,截至四月十九日時,國際遊客比例已突破百分之六點三,顯示花博已達到國際化範疇。
除了國際遊客比例高於預期外,丁錫鏞表示,此次花博也創下多項第一。包括台北花博是全世界第一個在市中心區、公園內、水岸邊,並設有水岸入口的國際性世界級博覽會;是全世界第一個文化藝術表演活動場次最多的國際花卉博覽會;是全世界第一個規畫夢想館,巧妙結合尖端科技與文化藝術展館的國際花卉博覽會;是全世界第一個規畫設計花之隧道來銜接會場公園的國際性花卉博覽會;是全世界第一個規畫設計七道彩虹景觀園藝的國際花卉博覽會。
不只如此,台北花博也是參與義工人次最多的一場盛會,總共動員了兩萬八千多名義工,成員涵蓋男女老幼,年紀最長的已經八十五歲,最小的則僅八歲。丁錫鏞表示,非常感謝銀髮族義工的熱情參與,因為有他們的加入,更能將心比心,滿足年長參觀者的需求,也因為有這麼多義工的無私奉獻,讓台北花博更添精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