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篇》人約黃昏後 賞花看夜景

李祖翔 |2011.04.17
135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花博賞花已進入最後高潮,究竟要怎麼賞才內行?花博導覽大使余小燕說,抓到花博精神:「見證台灣花卉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和實力」就已值回票價!不過她也分享具體的、最省時省力又能看到美麗花景的訣竅。

余小燕首先建議中南部或國外來的旅客,定下二日遊的行程,因為花博最美的景色就是花景和夜景,傍晚後除了要預約券的館外,幾乎不用排隊。

她為一般遊客規畫出的精緻路線,是先從美術館區的故事館著手。故事館布置出台灣清朝到日據時代富裕人家的家庭模樣,值得一看;同時在十點取得圓山區名人館和真相館的預約券後,就能到寰宇庭園區觀賞各國建築的特色,下午就可以參觀鄧麗君的名人館和感人肺腑的真相館了。

若是成員有小孩和長輩的,上午十一點大佳河濱公園有毛毛蟲車隊遊行,下午走新生公園區新生三館的「青青步道」,距離近,不用走太多路,排隊人也少,傍晚可搭船看夜景或順便逛去美麗華。

余小燕說,新生園區的未來館,建築扭曲是非看不可的特色,因為是在不砍一樹的條件下打造出來的,象徵台灣落實環保的決心。

單身及情侶路線又不同,把握一個大原則:「看見人潮就別去」,而花博的三大族群,三點半後學生會離開,四點半中南部旅客就返家,五點半陸客通常會回去旅館,所以最後兩周要逆向操作,最容易參觀的時段是黃昏後。

余小燕認為,花博進入倒數時刻,太耗時的夢想館可以先不考慮,未來園區有可能延長它的活動期限;舞蝶館的優人神鼓表演,不一定要擠到館內,在館外看電視牆也別有趣味。

雖然余小燕對花博精華如數家珍,但她覺得最棒的感受非「俯瞰花博地景和花農、義工的用心」莫屬,她建議遊客可到置高點如行人陸橋、未來館屋頂,觀賞園區全景、環生方舟和一○一大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