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難產 國光環評今續審

楊慧玉 |2011.04.22
261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眾所矚目的國光石化第五次專案小組環評審查昨天於環保署登場,會議從早上九時三十分開始,歷經十餘小時的論述與討論,仍未有結論產生,留待今天再審。

糾葛已久的國光石化案將於本次環評審查初具結論,格外受到矚目,在審查會議之前,開放正反雙方各自表述,並由專案小組委員提出各自觀點與問題,以提供二十一位環評委員參考。

環評專案小組委員、台大教授詹長權認為,本案應判定為「不應開發」,原因在於空汙排放額外健康風險偏高,若再加上既有汙染,將對當地居民造成不可回復且無法承擔的健康危害;同時開發單位僅對空氣汙染物中的揮發性有機物進行評估,未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懸浮微粒納入評估。

環評委員吳再益則直接表態肯定開發,認為國光石化案將帶來高附加價值,未來也會造福中下游產業。他表示,很少看到投資案因減碳議題被壓縮到如此程度。他並建議,如此重大的國家投資案,專家小組環評會議不做任何決議,直接交由環評大會來決定。

台灣環保文教基金會游以德認為,健康風險評估為開發計畫的預體檢程序,大家不應該被不確定且不正確的數值誤導;他主張傳統產業應根留台灣,並助其產業與環保升級。

淡江大學財經系教授聶建中表示,石化產業和環保兼顧才是大智,並質疑場外抗議的環團,有幾個真正懂得石化?台灣沒有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若再沒有原料作為經濟基礎,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恐無籌碼。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站在反方立場,他以永續發展下產業政策之調整為題,表示國光一、二期規畫目標是滿足乙烯自給需求,而台灣的乙烯生產已供過於求,因為下游產業幾乎多外移投資,且既然石化產業具有高汙染、高耗能、低附加價值的特性,何必流血輸出,應停止推動國光石化。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指出,國光石化案從選址開始就是違法,當地除了是一般保護區,也是嚴重地層下陷與地下水管制區,她並提出所使用的覆蓋土從何而來、開採行為是否需做環評等疑問,呼籲「不予開發」才是唯一合法的結論。

由於環評委員對於該案仍有存有許多疑問,論戰至昨晚截稿為止仍難有定論,會議主席蔣本基裁示,今天早上再續開環評審查會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