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筆彩繪 走出治療傷痛

李祖翔 |2011.04.20
1014觀看次
字級


彩墨畫家巫登益捐出十幅畫義賣,所得捐給大腸癌病友協會,並在現場揮毫。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內心痛苦的人不能作畫,藝術能治癒悲傷。」藝文界嶺南派彩墨大師巫登益,接觸癌友後,覺得藝術對病友及其家屬的心靈療癒很重要,昨天於國父紀念館展出作品後,表示將義賣十幅水墨畫,所得捐贈給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並以身作則,擔任病友藝術指導義工,呼籲大眾一起用情感關懷他們。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王秀絨說,藝術治療不在解析畫作,不需要點出問題所在,主角也不是畫,而是畫者本身,「有位學生目睹家暴,父親殺母又自戕,孩子封閉自己,不說話,也討厭繪畫,我們讓他玩水彩,嘗試畫出心中傷痛,現在他的身體不再僵硬,情緒可以放鬆。」她認為藝術能顯示人的內心,如同巫登益把繪畫當作與觀者的橋梁一樣,鼓勵大家欣賞和學著畫。

司法院院長賴浩敏則說,許多人用眼睛看畫,但巫登益的畫卻能用「聽」的,能聽見心靈的聲音,感受心的美麗。此外,巫登益的畫,描繪台灣美景,多以花、鳥、動物為題材,強調悠閒、美好童年和家人,希望看的人得以放鬆;名聲樂家簡文秀還捐贈六百張台灣歌謠的CD給賞畫的人聽。

罹患乳癌一期的六十歲病友廖小姐,民國九十三年診斷罹癌,兩次開刀切除所有乳房,當時面臨病痛打擊的她,培養繪畫興趣,透過動筆彩繪,不管是素描、水彩,讓她暫時忘記放療、切除乳房的痛苦。

她欣賞畫作後表示:「人若不懂得放鬆、過度追求完美就容易罹癌,生病後我才懂得珍惜自己!手術結束後我與癌症共處至今,也做了六年的義工,現在我畫畫、賞畫,還吃素,身心狀況都很好。」她認為人活著就要快樂,縱使專注於工作也要學會放鬆,而接觸繪畫,別怕畫得不好,畫是用來開啟心扉的,目的不在展出,重要的是「病人千萬不能封閉自己」。

巫登益畫齡逾四十年,人生走過一甲子,自認對生命體悟深,個人彩墨展出後既要對恩師嶺南派現代國畫宗師歐豪年「交成績」,還希望病友賞畫時有共鳴,能勇敢面對病魔,得到心靈慰藉。展出地點在國父紀念館地下一樓載之軒,計六十二幅作品,包括〈樂山喜見佛光〉、〈美哉玉山〉、〈星雲〉等,展至二十四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