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更年期女性與孕產婦,是好發尿失禁的兩大族群,最常見站立時因腹部用力,如大笑、咳嗽、打噴嚏時就不自主漏尿,不少女性會用衛生棉來防護,或是誤以為穿束腹可改善漏尿,醫師指出這兩種行為都是迷思,前者無法解決尿騷味,後者則更容易造成脫垂,使得漏尿情形更嚴重。
台北榮總婦產科醫師蕭詠嫻表示,女性最常見「壓力性尿失禁」,是因為骨盆底肌肉鬆弛,導致尿道的擴約肌閉鎖功能不全,當腹腔內壓力增加,猶如關不緊的水龍頭會漏水。統計顯示,全台三成的更年期女性有漏尿困擾,六成七女性懷孕期間曾漏尿,五成女性產後持續有漏尿問題長達半年以上。
不少女性複製月經的經驗,使用衛生棉或護墊面對漏尿,不過一家女性用品公司對國內漏尿婦女進行的調查顯示,六成女性反應這個作法會聞到尿騷味、四成三女性出現跨下搔癢,結果分別有三成的漏尿更年期女性和兩成產婦,乾脆不採取任何防護措施,但也影響他們外出社交的意願。
蕭詠嫻指出,尿液本身無臭無味,但泌尿道的細菌隨尿液排出體外後,接觸空氣、潮濕環境而滋生,因此出現尿騷味,完全不防護、光換內褲並不是可行做法,但衛生棉與護墊材質,也不是為吸收尿液而設計,因此應選用專門的防漏尿用品較適當,吸收體有弱酸性可抑制細菌生長、並吸收大量尿液防外漏。
至於不少女性產後習慣使用束腹,認為可瘦身兼防漏尿,蕭詠嫻認為更是一種迷思,她認為唯有剖腹產,為了讓自己增加活動量,才需要穿束腹減少疼痛感,而且通常穿兩周至一個月即可。晚間睡覺也不建議繼續穿,因此束腹的功能不是為了防漏尿,穿久了容易使器官脫垂,反而引發漏尿。
蕭詠嫻建議,女性如果出現漏尿,仍應盡早到婦產科檢查,確認是那種尿失禁問題,手術不是唯一選擇、甚至不一定能根治漏尿,因此還是要視情形與需求選擇緩解方式,比如勤做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腔肌肉,並慎選衛生用品,以防尿騷味影響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