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萬觀眾 為花博做見證

李碧華 |2011.04.17
1035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碧華專題報導】彩花、流水、新視界,這是國際花卉博覽會移師台北的三個意涵,長達六個月的展期有沒有盡善盡美地將主題彰顯出來呢?一開幕,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主席Dr. Doeke Faber就打了九十分,豎起大姆指給予台北花博「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高度評價,之後,台灣團隊也沒有讓人失望,人氣與佳評繼續把花博推向高峰,首次舉辦這麼大型國際博覽會的台灣,終於在國際舞台上揚眉吐氣,媒體人陳文茜一再誇讚,比起上海世博,毫不遜色。

硬體的先進造就出軟體的精采,庭園設計團隊鄭安萱說,台灣的驕傲從夢想館踏出第一步。結合繪本家幾米的動畫《躲進世界的角落》與工研院獨步全球的紙喇叭科技,呈現出人類與自然的共利互生,小樹苗隨著呼吸長大,指間能量發出光影,動畫與裝置藝術的結合,如夢似幻。

花博不是只賞花,新視界的主題更帶來震撼。鄭安萱說,紅磚紅瓦的林安泰古厝是純閩南建築,取了個優雅的新名字「花茶殿」,以映月大池邀請清風明月同遊,再現風水意象;花博新生公園迎賓大廳則豎起全世界僅有的一座綠色城門,像一個大大的、充滿了創意的蒙古包。

環保結合時尚,花博這次向世界展現了超級實力,「流行館」安排百場以上的服裝表演,以竹編為建築主結構體,採用回收環保寶特磚做為建物外觀,由內而外,真正節能減碳。世界首座環保透光建築「環生方舟」,以多達一百五十萬支回收的廢棄寶特瓶,塑造出有如小巨蛋的規模,符合環保回收、循環、再利用精神,這是賞花之外最可貴的科技成果。

鄭安萱說,國際寰宇庭園區好像是個小世博,超過三千三百種花卉(四十多種已瀕臨絕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隨季節綻放,令人驚歎不已。步入天使生活館圓形許願花園裡,水霧飄渺,彷彿來到人間仙境,抬頭望向天空,不時有飛機飛過,是藍天白雲的禮讚。

從開幕前的暖身到持續半年的展期,知名人士的加持讓花博圓滿的衝破近八百萬觀賞人次,進入倒數一個星期,想要恭逢其盛,可得把握最後的機會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