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共用」的概念,愈來愈受到德國人的認同。圖/皮爾斯夫人提供
德國目前有十三萬七千人是汽車共用模式的顧客,全德有一千八百五十個據點可以加入共用汽車,有三千九百輛共用汽車。

尤塔布與羅邁耶這對夫妻,加入汽車共用會員已經五年,尤塔布說,以前他們有車,但是使用車的時間通常是在周末,跟太太上超市購物,或是帶著全家人出外旅遊時才會用到車,自家車一年停放在家裡的時間大概有二百多天,養一台車得支付高昂代價,卻沒有得到對等的實用價值,是當初他們夫妻倆決定加入汽車共用的動機。
德國近年共用汽車業務的成長率,每年都達兩位數以上,以去年來說,即超過百分之十八,其中以漢諾威最為顯著,面對高油價、環境汙染問題,Car sharing以低價、更環保、更友善的方式使用汽車,贏得無數人的認同。
加入會員 隨訂隨取車
什麼是汽車共用模式?參加的會員們每個月繳一定的會費,費用從五到十歐元不等(約新台幣二百元至四百元左右),想要用車的時候可以上網或打電話到汽車共用公司預約訂車,以漢諾威為例,許多家庭連結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加入汽車共用,另外,如一般企業行號、基金會組織也占不少。
對於那些住在都市或需要在大都市工作,不太需要每日用車的族群,及那些一年行車里數少於一萬公里、日公里數少於三十公里的駕駛人來說,選擇加入汽車共用系統是相當明智的選擇。有買車經驗的人都知道,一台車的費用,除了一開始的購車資金,還要保險、維修、規費稅金、保養清潔、油資折舊等,費用加起來相當可觀。
德國的汽車共用公司,各有不同的系統與特色。大體來說以繳入會費為起始,而有些公司並不需要繳入會費,而是以繳月費的方式營運。加入會員後,用戶可以二十四小時,隨時以網路或電話告知共用汽車公司,需要使用的車種及時間,預約用車成功後即可前往離住家最近的據點取車,會員必須使用會員專用的汽車智能卡電子鑰匙來打開車門,接著將相關的密碼輸至車內的電腦裡,當車子行駛時,電腦系統便會清楚地記錄會員使用車子的時間及公里數,歸還車子時,公司便以電腦的資料記載來計算用車的實際費用。
會員在使用共用汽車時,完全不需要負擔其他的費用,沒油的時候,車內有加油卡可以使用,車子故障或發生意外時,公司完善的保險制度自會做相關的理賠處理。不過,會員與汽車共用公司之間有明確的規定,那就是會員在取車之後的用車時間內,會員應與公司的通訊中心系統保持暢通交流,以利於突發狀況發生時的緊急處理。
汽車共用 花費省很大
羅邁耶提到使用汽車共用後,每年平均行駛四百四十公里,每個月的花費平均為一百三十四歐元(約新台幣五千五百元),這跟他們之前一個月平均要花費三百多歐元(約新台幣一萬兩千五百元)相比,省下了一半的開銷,使用汽車共用五年以來,帶給他們的生活更大的靈活度,另外,對一向熱中環境議題的他們來說,汽車共用的行動樂活,也算是為環保盡了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