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 德國人挺身護家園

皮爾斯夫人 |2011.03.31
1113觀看次
字級

三月十一日當天,得知日本大地震消息,我立刻打開電視,想進一步了解當地的災情,卻發現德國媒體,花了很多時間與篇幅深入探討福島核安問題,並由主持人帶領大家回顧一九八六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接著由現場的學者,探討德國本身十七座核能電廠的核安問題。

隔天,我跟先生開車回公婆家,打開收音機聽到:斯圖加特正如火如荼進行反核抗議活動,現場記者,聲音高昂地報導著,有近六萬人參加遊行,人數超乎預期。

有爸爸媽媽將小孩背在肩上、有靠輔助器走路的八十多歲老爺爺、有變裝諷刺核安問題的反核人士,春日午後,因為反核,各路人馬兜攏在一塊,大家的目標一致,都是為了有一處安全的家園,都是顧念如何讓下一代子孫安心地成長,六萬人手牽著手,牽成了一條從斯圖加特到內卡維斯特海核電廠,約四十五公里長的正義之道。

我們快到公婆家時,收音機傳來一段專訪,受訪者說;「我帶著孩子一塊來參加,是因為德國境內共有十七座核能電廠,其中四座在斯圖加特所在的巴登符騰堡邦,我對於輻射外洩的問題特別憂慮。」

這位媽媽還說,今天的反核遊行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日本已經先示警,讓世人了解核能問題帶來的苦果與可能的災難。她帶孩子上街頭是要給孩子一個機會教育,那就是民意才是真正可以決定民主國家發展的推促力,當人民參與更多的環運或社運,這個社會才有可能不被迂腐扭曲的政策所蒙蔽。

環運人士集結六萬人上街頭反核抗議的同時,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也與重要的部長級人物召開緊急會議。梅克爾在記者會上說:「我們都知道德國核電廠很安全,也無需擔心地震和海嘯。」她說:「儘管如此,我們仍須自問,我們可以從這起事件學到什麼?」

到了三月十四日,總理改口了,當天,她在德國國會下議院中指出,日本核災告訴大家,一切不能再「一如往常」了。她強調,雖然德國擁有全世界最安全的核能電廠,但發生在日本福島的核子災難,「完全不似真實的事實」代表「情況已經改變了」。

她在柏林宣布,暫停去年通過的延長核電站營運期限計畫三個月。這三個月,德國當局將針對境內十七座核電站的安全進行徹查,並且關閉其中七個最老的核反應場。

這次的反核遊行,給了執政當局相當壓力,影響了政府既定政策,算是讓我見識了人民當家,人民才是決策者的真義。

我的公公告訴我,德國人反核是基於相當清楚核能工業的高風險性,全世界沒有一個核能專家敢保證核電廠是絕對安全的。另外,核汙染不是只有地震、海嘯才會帶來的意外,一九八六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爆炸,歐洲許多地區,包括德國都受到輻射汙染,自此核能的開發與利用就備受爭議,所謂的爭議不僅是關於核洩漏、核輻射、核廢料的處理等方面,還在於核能的「剩餘風險」上,因為不管人類採取什麼樣的保護措施,使用核能都存在著不可操控的風險。

我的德國朋友說,世界上有核能發電廠的國家,都不能將日本發生的事,當成單一新聞事件,有關核能安全問題,隨時都可能因天災或人為意外,瞬間變成世紀大災難。

她跟我說,開始認真地從生活中節約能源吧!當環運團體準備上街頭進行反核運動時,別忘了德國人反核的勇氣與見識,更別忘了帶著全家大小,一塊參與意義非凡的民主改革之旅。

部分資料來源:德國鏡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