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冥思集】想像中的真實--樹上的父親

陳念萱 |2011.03.27
1077觀看次
字級

故事的發展是澳洲小村鎮裡說法語的家庭,母親少女成家生子,父親是貨車司機,一家過得和樂融融,影片一開始便以極浪漫的畫面,呈現夫妻鶼鰈情深;尤其是做女兒的,顯然認為自己是父親的最愛。

很不幸,這唯一的家中支柱,忽然驟逝,晴天霹靂的何止是母親?即便是尚在等待說話的幼子,亦能感受到全家人的巨大之痛。

整部電影,以小女兒的感受為主題;我只能讚嘆導演與小女孩之間的互動絕佳,讓這部戲如臨現場自然生動。

劇中最讓我震撼的一句話,是照顧母親直到她願意清醒過來的長子,決定離家上大學,母親問他:「你認為我們算是幸福的家庭嗎?」早已一肩擔的年幼長子頭也不抬地說:「有哪個家庭是永遠幸福快樂的?」他只希望他的母親能快樂起來,其他的,不必多想,生命經驗早已告知,期待的背後是莫名其妙的失望。

小女孩的期望,就是父母永遠健在,全家人永遠在一起,一如所有的孩子那樣,拒絕成長,拒絕熟悉的家有任何的改變,否則便天崩地裂了。然而,這世界真能如我們所願那樣永恆不朽嗎?

終於,守寡數月後的母親,忽然找到愛人,也發展得非常順利,唯一的障礙是認為母親背叛父親的小女孩。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其實並不擔心母親背叛了父親,而是她沒有時間給我們足夠的關注;於是,任何占據母親時間的人事務,都是我的敵人,管他是男是女是敵是友,一律不給好臉色地封殺。

電影並沒有所謂的Happy Ending幸福結局,男歡女愛地成立第二春的幸福家庭。事件的轉折非常有意思,小女孩非理性地守著院子裡戕害祖屋的大榕樹,認為父親就住在樹上,這等同殺父的行徑,無論如何也要抵制;母親新情人半善意半對抗地強制砍樹,自認理直氣壯;問題早已不僅僅是拯救房子,而驟然發展成大人與小孩之間的戰爭。

最後,就是一句話,點燃了一片混沌中的光明。外來人要求母親該修理非理性的小女孩,如夢初醒般,意識到這已非生存本能的理性,遠遠超越其上的,是人類最珍貴的深情摯愛,有誰能夠如此不顧一切,只為了記憶中的愛?

電影裡沒有壞人,只有感性與理性之間的爭執,這一點,非常佩服導演與編劇。演員們都很精彩,看完後,很想狠狠地向每個人致敬禮拜一番。讓我跪拜也不為過,輕描淡寫地刻畫出人心深處的最後一點希望,還有比這更珍貴的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