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金援 大專生圓夢

羅智華 |2011.03.13
970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隨著社會發展多元化,有愈來愈多大學生從在校時就一直「醞釀」著創業夢,希望畢業後能朝「年輕頭家」之路邁進,為幫助學子一圓心中夢想,教育部從兩年前開始推動「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希望從中挖掘有創業潛力的優秀團隊,透過獎金補助方式,幫助大專畢業生跨出穩健踏實的「第一步」。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倪周華表示,計畫從前年推動到現在,已有大約四百個青年創業團隊獲得補助,當中有不少人還因此成功創業。以民國九十八年至九十九年為例,這項計畫共順利「孵」出一百五十七個「新誕生」的創業公司,迄今仍有一百三十八所創業公司還在運作中。這些年輕頭家中,有不少都是二十多歲的七年級生,像是由三個年輕女生攜手成立的「紙團工作坊」,就是因為獲得教育部補助的百萬元創業基金,而決定勇敢去追求自己的創業夢。

「如果不是教育部的經費挹注,我們恐怕沒那麼大勇氣自己創業當老闆。」紙團工作坊楊茹安表示,當初她和另外兩名夥伴是在學校老師鼓勵下,將創意紙雕作品拿去參加專題競賽,沒想到不只從中脫穎而出,還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賽肯定,讓對紙雕創作相當有興趣的三人團隊決定自行創業,讓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見。

不過,儘管「美夢成真」的過程讓許多人稱羨,但身為老闆的楊茹安也坦言,創業之路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容易,創業迄今快兩年的她們,一路上也曾跌跌撞撞,遇到不少需要努力克服的問題,像是如何增加訂單、建立口碑等,這些都是初出茅廬的她們,必須要好好學習與努力的。

楊茹安說,「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確實提供不少大學生勇於築夢的動力,但對於沒有創業經驗的年輕學子而言,若教育部也能提供一套創業輔導機制,協助大學生進行創業規畫與問題思考,她相信將更能提高創業計畫的成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