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呼吸喘、心跳過快、腳水腫,恐是心臟衰竭表現。醫師表示,心臟功能差,將導致血液輸出量變少,身體打出的血量無法供應組織器官所需,造成肺或四肢水腫、疲倦等症狀,嚴重者有生命危險,類似症狀應盡早就醫。
書田診所心臟內科主任醫師張世明表示,門診一名六十歲婦人有心律不整問題,日前感覺心跳快、心房顫動、心悸,每分鐘跳動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下,拖了一個月才就醫,檢查結果有急性心臟衰竭、肺水腫,經用藥控制心跳後,婦人才逐漸恢復心臟功能。
張世明說,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發生問題,造成身體組織器官的血液灌流量不足、體液滯留,導致呼吸喘、腳水腫、疲倦等症狀。心臟衰竭的發生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病等,長期下來會引起心臟肥大、擴大、功能異常等結構性變化,進而出現心臟衰竭的情形。
要如何提早發現、治療,張世明說,若發現輕微運動或日常生活中,常出現喘或疲倦;下肢水腫,甚至腹部或肺水腫,都要立刻就醫檢查。
張世明提醒,天氣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恐致血管破裂、血栓,引起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呼籲民眾多運動,控制三高的心血管危險因子,護心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