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青光眼起因於眼壓過高,若是不易治療的「頑固性青光眼」,須使用更大量降眼壓藥或多次手術,導致眼角膜功能也受損,甚至有失明之虞。醫師建議頑固性青光眼患者,先做引流管控制眼壓,再接新型角膜內皮移植術,此二合一治療法才能控制眼壓、並解決視力嚴重下降的問題。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頑固性青光眼多半是先天性、接受過多次手術或外傷造成,目前較有效的控制方式為引流管,置放在眼球內前房部,將眼睛內過多的防水液引流到結膜下,這些造成眼壓升高的水分會被自然吸收掉,臨床上有六成青光眼患者,眼壓可受到控制。
但有半數的頑固性青光眼患者,可能需要多根引流管才能降壓、或是需要動多次手術,頻繁的治療過程使得角膜內皮層受損,漸漸產生視力模糊的後遺症,這時就需要移植眼角膜。
呂大文表示,傳統只能做全層角膜移植,需要縫十二針以上、傷口較大,且容易有排斥現象;新式移植術,可以把角膜內皮層和實質層分別做,多數頑固性青光眼患者,只需移植內皮層角膜即可,不但傷口小、縫針數減少為四針,也降低排斥機會,並且讓一顆眼角膜,可以視不同需求使用在兩名患者身上。
呂大文指出,頑固性青光眼患者可能伴隨眼角膜功能受損,產生角膜移植需求,但是光做移植無法控制眼壓,因此必須先做引流管控制住眼壓,再做角膜移植挽救視力,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