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後,委請設計師為空間找定位,這是現代人對專業的考量,問題在,成屋再華美,成品再浪漫,都難以去除制式的印象,親自動手或由專家主導,兩者之間的確大有差異。
「一進門,是找外人設計的,或是按照自己想法做擺設,一眼就看得出來。」偏好法式風格的許美志曾是台灣最大燈飾批發商,她說,一桌一椅的安置首先應考慮照明,氣氛營造是自己一生不悔的使命。
黃湘詅自幼跟父親黃君璧習畫,家裡處處掛著名人墨寶,而父親的紀念半身銅像也在屋中顯示過往的輝煌。
至於被稱為「拖鞋公主」,家裡許多玩偶都穿著可愛拖鞋的王茗茗,就帶著這樣的天真來玩空間,上述的三位女主人「家如其人」,把特殊的成長經歷隱在各角落。
出生在香港,成長在和平東路,移民加拿大,在上海的徐匯區及深圳也有藝術工作室,黃湘詅來去這幾個居所,偶爾有一點點飄泊的滄桑,但很快又被獨立的原始性格壓過去,讓外向的她因旅行而頗為愜意,並不覺得疲累,甚至很多時候,覺得這樣遊走兩岸的生活蠻適合自己。
綠竹與蘭花相遇
台北新生南路的「總部」,四面打造成一片綠竹林,宛如王府格格的貴氣,在簡約中,始終被鮮明的看見。冬季午後,偶現的陽光正慢慢的調低溫度,光影四面翠綠竹林中,一隱一現的,「這樣一個被女主人認認真真定過調的蘭與竹相知相遇的場景,時常讓人有種今夕何夕的驚歎」,來家中做客的多位長輩形容,彷彿是張愛玲或白先勇曾經住過似的。
無關氣派或輝煌,黃湘詅以過往記憶打造一個真真實實、讓感官得到寧靜和慰藉的家。金黃色、帶著皇家尊榮的椅套與靠枕,超越時空和藝術的柔婉氣韻相呼應。
聞著墨香,她在畫桌前遙思父親,「家裡的每個細節都出自我自己的構想,我喜歡竹子和蘭花,讓我感覺到這世界上有真正忠誠的君子。」就像當年許多位長輩和父親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非常的永恆。
營造氣氛靠燈光
一進許美志家,燈火輝煌是第一印象,大廳垂掛的水晶燈是古董,邊桌檯燈古典有韻,浴室裡的照明襯出好氣色,這是她與燈為伍四十年的歷史陳跡,每盞燈都有故事。
四十年前,這位「營造氣氛女王」跟著丈夫從一家水電行起步,當時,她帶著三個孩子顧店,桌上四隻電話同時響起來的時候,女兒可能正喊著要尿尿,那客廳即工廠的年代,每個頭家娘彷彿都要做千手觀音,客人家人雙頭燒:「不過,我居然厲害到從來沒有漏接過任何一通電話。」
電話響了,就表示生意上門了,後來因為買貨訂貨的人太多,許美志不知不覺升級成美術燈批發商,再不知不覺又變成外銷達人,訂單接到手軟,工廠根本來不及出貨。
創業的故事點滴寫滿奮鬥與信賴,當然,機運也厚待兩夫妻,讓他們擁有全台灣最大的三層樓燈飾門市,「燈的歷史就是台灣電器進化史,小時候用電燈泡,經濟起飛後,美術燈走進家庭。」許美志說,現在照明的LED燈,亮度高,舒適、健康又時尚,和她最擅長的美術燈,代表新舊兩個時代不同的流行。
兩岸馳名的拖鞋公主
在日本受教育,回到台灣創下跨國拖鞋事業,婚後隨著醫生丈夫住在彰化,事業延伸到北京後,王茗茗全球來來去去好幾個家,常像一陣風似的,北京約待半年,彰化和淡水分配半年,桃園的娘家媽媽更要探顧。
這位兩岸馳名的拖鞋公主,人生旅途繁忙,會怎樣布置自己漫步在雲端、輕巧的淡水小屋呢?「我家白天是幼稚園,晚上是魔幻遊樂園,」穿著一身粉紅,洋溢濃濃公主情結的她,去年在屋內全面改裝LED燈,一到晚上,閃閃爍爍,把音響開得「震耳欲聾」,她拿起麥克風就表演一段歌舞秀,超卡哇伊的!
白天,陽光與河水則在白屋中交會,她又變身為幼稚園的小朋友,和屋內滿滿的小玩偶玩上一整天也不厭倦,這是她始終看起來年輕可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