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部落貧童 從早餐開始

李祖翔 |2011.01.22
1277觀看次
字級

民間團體日前公布一項調查指出,城鄉貧富差距大,造成偏鄉孩子陷入多重弱勢的困境,由於營養不良,平均身高又比都市孩子矮了七點九公分;寒流來襲,山區氣溫低於十度,卻有二成六孩子的冬夏季衣服少於五套,二成三僅有一雙鞋,二成七睡在木板上……。部落資源缺乏尤其嚴重,男性青壯人口外移的問題難以解決,受苦的還是婦女、老人與兒童。

本周公益版藉由長期與譗台灣世界展望會豃合作的藝人張艾嘉口述,串聯一個個親身見聞的故事,讓社會知道,部落的窮苦,不只是數據上的聳動而已。另外,從民間團體、愛心捐款人的努力中,也能看見婦女、兒童的轉變。張艾嘉是最早投入國際人道救援的藝人之一,已持續了十七年。她與台灣世界展望會進入開發中國家,最初的念頭很簡單:「要持續做慈善工作,或知道自己捐的錢能幫助哪些人,或者應該信任哪個團體,要親自去看!」她認為,捐款人要了解自己信賴的團體做了什麼,以及當地的受助者還需要什麼。

張艾嘉的第一個目的地是飽受戰亂和貧窮威脅的衣索匹亞。她們從肯亞搭小飛機過去,地面遍布坦克車,處於無政府狀態,沿途盡是炸毀的村落和拿槍的部隊,四周是竹子搭起的簡陋房屋,隨處可見眼神充滿絕望的孩子。

由於不能過夜、沒有簽證,天黑之前,小飛機被迫離開,但在場的人都知道,若不立刻救援,孩子會死,於是緊急分配空投物資,並和叛軍協談。張艾嘉體會到,做善事,需要有秩序和經驗的團體,不是捐款人滿腔熱血就可以達成。

她又說,不會把台灣的窮苦和國際貧困做比較,因為想想,台灣的社會畢竟富足,還有很多關懷婦幼的團體,台灣人應該珍惜自己擁有的。

不過,去年初和年底,她跟著世展會到屏東、台東、花蓮等地探望貧童,對於被形容為「窮山惡水」的花蓮縣豐濱鄉,也是每年颱風登陸之地,又名「颱風的故鄉」印象深刻!台灣竟也有一個小型的「衣索匹亞」,原來豐濱有四個部落,失業率高達五點九,人口外流高,失業問題相形嚴重。

張艾嘉去的八里灣部落,因為大雨,沿路泥流不斷,碎石更造成山路難行,十幾戶人家只有老人和少數婦女,他們還要帶小孩;小孩上學要搭半小時的公車,若遇颱風道路中斷,就要慢慢走,或者外宿,根本無法回家。

那裡有一個小女生,獲得很多數學獎狀,張艾嘉稱讚她「可以當科學家喔!」小女生卻眼眶泛紅,希望早點畢業,可以工作、養家,張艾嘉說:「我發現,她們不認為自己有權利做夢、逐夢,這是不對的!只要世界上有人願意幫助她們,她們就能感受世界的溫暖。」

因此,世展會規畫了提供早餐的「部落廚房」和提升學業的「課輔計畫」,現在,小朋友可以聚在一起玩、會爭大人的寵,相當可愛。

部落廚房菊荷美食屋的老闆王春菊,要找二手商店的老闆美蘭當義工,帶課輔班,但美蘭說沒空,必須照顧小孩,春菊就打出「妳來,大家幫妳帶!」的口號,結果義工和保母都有了。

張艾嘉期許,有更多人看見他們的存在,幫助溫飽、助學、就業,相關計畫可上網站:www.worldvision.org.tw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