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潭國小校長陳錦蓮(左)和新竹培英國中老師葉心怡,分享推動讀報教育的方式。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苗栗報導】台北市劍潭國小校長陳錦蓮說:「閱讀要耕耘,因為閱讀才是教育的靈魂!」但怎麼閱讀?方法都在《人間福報》裡。
有位老師對她說:「蛛絲馬跡皆學問,落花水面皆文章;教室就在天地間,閱讀方法也在《人間福報》的字裡行間。」起初,她不敢貿然拿福報作教材,只嘗試讓小朋友看,不料小朋友翻了福報後,隔天主動問老師:「還有昨天那種報紙嗎?」她才知道找對教材。
當老師在上書法課,學生興趣缺缺,恰巧福報上有馬總統的書法圖,小朋友驚呼:「總統書法寫這麼好喔?」開始對書法產生興趣。陳錦蓮說,藝術、科學和人文都在福報。
陳錦蓮還說,福報頭版的奇人妙事都能做生命教育,而且好讀,一名單親學生說,看完報紙才知道,有這麼多人在支持像他這樣的弱勢,將來有能力也想和報上的人物一樣奉獻。
家長對福報也感興趣,因為孩子喜歡閱讀,讓全家生活少不了福報:「我小孩看了蔬食養生版,說要做菜給我們吃,有時還會主動做家事。」家長口耳相傳,決定捐錢讓師生都有福報看。
有次她想回收過期報紙,工友問:「報紙可以給我看嗎?」她才意識到福報的珍貴,好內容是沒有保存期限的,小朋友看完,她還要回收珍藏,再成立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