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造成本來看,這種可達到百分百分解的環保育苗盆大約比傳統育苗盆成本高出一點五倍,雖然耗費成本較高,但長遠來看卻可為環保助上一臂之力。
陳志成表示,環保育苗盆在進行植物移株時,不必另外再將植物取出,除可降低傳統育苗盆回收的成本外,也不用擔心會在移株過程中對植物造成損傷。
而不只環保育苗盆,研究團隊也利用環保材料研發出可分解的「環保塑膠袋」,除了具延展性與高韌度,亦不容易撕破。有別於其他塑膠袋的塑膠味,環保塑膠袋聞起來有種淡淡的澱粉味道,摸起來的質感較為柔軟,承重力則和一般塑膠袋差不多,在歐洲國家頗受青睞。
參與研發的博士生王金煌表示,為了完成這項研究成品,從發想、構思、實驗到完成產學合作,團隊共花了近四年時間才將智慧結晶「孕育」出來。
研究過程中,團隊為找出最符合環保原則的配方比例,更嘗試過三、四百種不同方法才成功找到最適合製作環保塑膠的方式。王金煌笑著說,一路走來,大家不只挑燈夜戰做研究,更幾乎把「實驗室當家」,曾有夜宿實驗室達兩星期的經驗,但隨著研究成品出爐、量產上市,也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雖然過程辛苦,但努力並沒有白費;團隊接下來還打算將更多學術理論化為實際運用,計畫投入有關環保原子筆、環保手機殼的研發,讓生活日用品也能為環保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