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中)及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左2)關懷受災會員家中清理淤泥情形。圖/人間社記者張群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第一時間指示全力支援,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迅速啟動救援機制,不僅規畫「花蓮水災救援SOP流程」、成立救災總指揮中心,更統籌五大工作組別分工合作。圖為佛光人至民眾家裡協助清理淤泥。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第一時間指示全力支援,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迅速啟動救援機制,不僅規畫「花蓮水災救援SOP流程」、成立救災總指揮中心,更統籌五大工作組別分工合作,以「慈悲、智慧、即時、有效」為核心,落實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四給」理念。迄今已動員上千位佛光山法師與佛光人投入救災,為受災民眾帶來希望與力量,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
每當災難來襲,佛光人總是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用行動傳遞溫暖。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表示,佛光會救援行動從物資調度組調度瓶裝水、乾糧等物資開始,財務組同步發放慰問金,協助急難家庭度過難關,並由義工組統計人力、支援現場與清理,交通組安排車輛接駁,住宿組則盤點寺院與民宿資源,妥善安置受災民眾與義工,各組分工有序、緊密配合。
第一時間支援 民眾獲定心丸
災後現場可謂滿目瘡痍,除有佛光會全面動員,身為國際佛光會團體會員的中華民國搜救總隊也立即投入支援,在總隊長呂正中指揮下,出動山貓與怪手等大型機具,協助受災戶清理厚重泥沙。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特別來電致意,「代表全體佛光人向搜救總隊表達最深感謝」。
水災發生第一天(9月23日),花蓮佛光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即率佛光會幹部冒雨走山路,歷經數小時進入災區。他表示,大水來得湍急,不少民眾連手機都被沖走,無法聯繫家人、無家可歸,當他們看到前來救援的佛光人時,都忍不住感動落淚。一位在當地生活60年的阿嬤哽咽表示,從未見過如此災情,內心十分無助,幸好有佛光山法師與佛光會即時伸出援手,讓她「就像看到菩薩一樣,吃下定心丸。」
妙勳法師談到,目前每天動員逾500人次佛光人投入現場救災,並成立「物資安住所」,集結嘉義圓福寺、新營講堂、潮州講堂等別分院送來的救援物資,由佛光人整理分類,分送到受災民眾手中,使每份物資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隨著水災進入第4天,佛光山法師與花蓮地區佛光會員、幹部昨天繼續前往光復鄉災區,不懼泥濘投入關懷與清理工作。檀講師戴慶華親自帶隊協助整理環境,桃園區闕督導並號召二代會員前往支援,跨縣市的愛心匯聚成溫暖力量,讓受災民眾感受到暖心陪伴與希望,佛光人對法師親臨慰問更表示深感動容、備感安心。
將發放 生活重建物資套組
接下來,在北區協會長洪明郁召集下,來自全台各地佛光人與佛光青年,以及由中華佛光童軍總團部執行長林文輝召集的羅浮與行義童軍,於即日起至29日持續投入災區清理工作。
「救災不是一時的援助,而是長期的陪伴與投入。」覺培法師強調,在災後關懷階段,佛光會將發放「生活重建物資套組」,包括電鍋、熱水瓶、冰箱、電風扇等家電,以及鍋碗瓢盆等餐廚用品,協助災民重建生活。佛光會員、羅浮童軍與佛光青年也將陪伴災民,進行心理關懷與生活協助。佛光會將持續推動災後關懷與重建,定期回訪災區、補充物資、關懷弱勢家庭,與受災民眾心手相連、共築家園,迎向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