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

羅智華 |2025.09.29
47觀看次
字級
國際佛光會、佛光山法師攜手佛光人,以「集體創作」精神實踐佛光山的慈悲願力,陪伴災民重建家園。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蔬食市集創辦人薛仲勛從清晨開始烹煮粽子、小籠包等上千份熱騰騰的餐點,由佛光會義工協助分送至每位受災民眾手中。圖/薛仲勛提供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溢流水災進入第6天,佛光人的救援腳步未停歇,善心善行也感動外界,蔬食市集創辦人薛仲勛因看到佛光山投入救災的新聞、主動聯繫法師前往災區,只為送上熱騰騰的食物。

每日動員逾500人

深入重災區

薛仲勛載著滿車食材與民生物資,翻山越嶺7、8個小時前往災區送暖。從清晨5時開始烹煮素粽、小籠包等上千份熱騰騰的蔬食餐點,由佛光會師兄姐協助分送至每位受災民眾手中,讓溫熱的食物成為災後最即時的安慰。

薛仲勛表示,感謝新營講堂協助安排食材安置點,讓他能就近在瑞穗佛光緣、玉里佛光緣完成物資整備。

薛仲勛也感謝來自各地的善心人士,像是藥師捐贈藥品、民眾提供保暖衣物與生活用品等,每一份物資、每一道餐點,都是眾人善心的凝聚,大家攜手同心將祝福送到災區,期盼讓受災民眾感受到「人間有愛」的溫情與力量。

災後迄今,佛光山每日持續動員逾500人次投入救災,深入大同村等重災區,並有來自全台各地的佛光青年、羅浮與行義童軍攜手前行,穿上雨鞋、拿起鏟子,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以「集體創作」精神實踐佛光山的慈悲願力,陪伴災民重建家園。

佛光童軍發心

展現三好四給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第一時間指示全面動員,並感召社會各界加入救援行列,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也前來災區關懷受災民眾。現場不僅有佛光人挽袖協助清理與復原災區,更可見到數十位東南亞移工自組義工隊,協助家戶清除淤泥,展現「救災無國界」的真摯情懷。

在第一線調度人力的中華佛光童軍總團部執行長林文輝表示,許多羅浮與行義童軍在災情發生後紛紛主動聯繫總部,詢問「自己能為花蓮做什麼」,更有佛光青年利用連假專程搭火車前往花蓮,背包裡裝滿了要送進災區的物資,希望能貢獻己力、陪伴災民度過難關,這份發心與熱忱,正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精神的具體展現。

為發揮團隊力量,中華佛光童軍總團部在光復車站旁設立指揮所,調度持續湧入的佛光青年義工,採取10人一組的分工合作方式、接力送暖。許多佛光青年和童軍即使雙腳沾滿泥沙,雙手也未曾停歇,努力貢獻己力、傳遞希望。

持續投入救災迄今的花蓮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談到,災情嚴重地區如大同村等地仍有住家堆積厚重泥沙,經過這幾天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監院如欽法師、知康法師、能秀法師以及佛光人合力清理,終於讓民眾家中堆滿泥沙的地板重見天日。覺多法師、妙勳法師與北區協會副協會長黎瑞蓉、檀講師戴慶華等人,亦將持續勘察接下來要協助清理的佛祖街等災區,陪伴民眾早日重返家園、恢復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