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史書趣】水滸傳裡的名山大川

古傲狂生 |2010.12.28
597觀看次
字級

《水滸傳》裡的最著名山川,當然是梁山泊。



梁山泊位於黃河、汶水和濟水彙聚地,古稱「澤國」。五代到北宋末,黃河曾三次決口,河水在梁山腳下與古巨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號稱「八百里梁山泊」,正如小說中所描繪的那樣「港汊縱橫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那時的梁山泊不亞於現在的鄱陽湖、洞庭湖。後來黃河改道,泥沙沉澱,水鄉澤國化作千里良田。

不過,梁山泊並沒全部消失,現在的「東平湖」就是其遺存水域。這塊水域小說裡稱「蓼兒窪」,第一二○回「宋公明神聚蓼兒窪,徽宗帝夢遊梁山泊」提到的蓼兒窪即是此處,到清咸豐年間才定名東平湖。

小說中出現的第一座山頭是史進、朱武等人聚義的「少華山」,此山也是一座名山。少華山位於陝西,與西嶽華山遙遙相對,並稱「二華」,因低於華山,名少華山,又名小華山。

魯智深出家的五台山名頭更響,乃四大佛山之首,供奉文殊菩薩。五台山原來叫「紫府山」、「五峰山」,據說原是道教修行之地,漢明帝曾主持佛道辯法,佛教獲勝,奪得了此山「產權」。佛教在五台興盛後,才更名為五台山,又名「清涼山」。

《水滸》中描寫的山很多,像智取生辰綱的「黃泥崗」,武松打虎的「景陽岡」,李逵殺四虎的「沂嶺」,聚義打青州的「三山」,這些山崗有些子虛烏有,有些雖然實有,但遠不如書中描寫那樣「拉風」。

有意思的是,小說著墨不多的一座梁山小山頭「芒碭山」,確是一文化名山。芒碭山位於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有孔夫子避雨處、夫子廟、陳勝墓、漢高祖斬蛇碑、張飛寨等古蹟,還擁有令人歎為觀止的西漢梁國陵墓群。樊瑞、項充、李袞之流還挺有眼光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