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桃園復興鄉的山區,因為有許多的原始山林尚未被開發,還是個方便觀察生態的保護區,所以昆蟲的種類非常多,每年從四月到十月,只要有假期,我常常會流連在那充滿陽光的林道上,只要路旁的殼斗科樹種開花,花朵經過陽光的催化,就像是變魔法般,這時各種蝶類飛舞、昆蟲聚集,遠遠就可以看到,彷彿是看一場大自然的巴西嘉年華會。
夜間的路燈下卻也不遑多讓,總是停著各種被光線吸引來的蛾類及甲蟲,許多枯葉蛾、魔目夜蛾、螳螂、姬蜂、象鼻蟲、鍬形蟲不斷的飛舞停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長臂金龜,看牠閃爍著金屬光澤的背甲,緩慢的爬向光源,碩大的體型讓很多看到的大小朋友為之瘋狂。
台灣長臂金龜為台灣體型最大的金龜子,分布於全台灣尚未破壞的中、低海拔山區,成蟲具有強烈的趨光性,我常常在山區的路燈下,目睹牠飛去撞路燈,還發出巨大的聲響,同行的友人還被嚇到。
本種昆蟲最容易觀察到的月分為六月到八月,台灣長臂金龜最大的特色,顧名思義就是牠的前腳很長,公成蟲體長約五到七公分,而前肢約為身長的一‧五倍。體色為暗褐色有金屬光澤,前胸背板為青銅色或紫紅色,中央有一縱溝,外緣呈鋸齒狀,密布小點刻,翅鞘上有著大小不一的黃褐色斑點,整個腹部皆覆有金黃色短毛。
本種昆蟲也是保育類的昆蟲,在野外靠著腐熟的水果及特定樹木流出的汁液為食,夜晚具有趨光性,如果夏天有機會前往山區,不妨多留意路燈底下,也許可以觀察到美麗的牠。